遗址旅游开发 重在挖掘文化内涵

川江都市报 2018-09-25 17:37 大字

◎ 彭方均

神臂城,存活在不少泸州人儿时的记忆里,虽说一些故事无从考究,但神臂城的历史可见久远。近日,《川江都市报》报道,合江县对外招商,希望通过招商引资,将神臂城打造成以生态农业、观光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观光产业园。此消息一传出,既让人振奋,又让人从内心生出淡淡的忧伤。

纵观国内的遗址开发,各地向来十分重视。因为遗址是一个城市重要的文化留存,不可复制。因此,对遗址的旅游开发,大多是以保护性开发为主;其对外招商,是一招险棋,也是一道难题。因为对于保护性开发的宗旨,让不少以“挣钱”为目的的商人望而却步,即便吸引到了感兴趣的商人,地方政府后期的监督管理,更显得尤其重要。

笔者认为,遗址的旅游开发是有潜力可挖的。比如西安对占地面积3.7平方公里的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开发,便带动了以其为核心的19.16平方公里集历史文化展示、国际文化交流、居住、商贸、休闲为一体的城市新区的建设。而神臂城多年来,就像一位老人一样,在长江边慢慢老去,看着这个城市的日新月异,却苦于无法参与。

再有,现在的部分年轻人,并不知晓神臂城的历史,不晓得在那些城墙、炮台、护城池的背后,都有着一个个怎样动人的故事。遗址能带给游客们什么?是历史,是文化,也应该有发展。北京的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那是一座无实物承载的遗址公园,也就是说,在那儿你看不到过去遗留下来的任何东西,但是在遗址上建设的绿化公园,却可以从其它途径告诉你,遗址上曾经发生的故事。

遗址旅游开发,需要的是会讲故事的开发商,而讲故事之前,则需要对遗址文化进行深入的挖掘和了解,甚至延伸。没有文化底蕴的开发和延伸,是没有吸引力的,也是不可长久的。毕竟,遗址是文化的留存,只有理解了遗址背后蕴含的历史文化含义,同时在传统的基础上,培育出新的现代文化,才能让其重获青春;反之,还不如让其静静老去。

新闻推荐

泸州老麻饼,记忆中的味道

■本报记者李独懿2017年,97岁高龄的胡定远老人回到泸州,回到了阔别79年的家乡。胡定远是合江县人,十多岁时外出闯荡,后来定居...

合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