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城难寻“十二金钗” 荔枝湾暗中占树为王

泸州日报 2018-07-12 10:13 大字

“合江荔枝十二钗”与《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是如何结合起来的?说起来还有一个美丽的故事。

在《红楼梦》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衡芜苑夜拟菊花题”中,不是写过贾宝玉给三姑娘贾探春送过鲜荔枝吗?这探春是生病初愈后尝到鲜荔枝的,吃了之后味口大开,就缠着宝玉再给她鲜荔枝吃。宝玉说现在除了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还有鲜荔枝外,普天下都找不到鲜荔枝了,而刚刚从合江县送来的鲜荔枝呢,早已被大观园里的众位姐姐妹妹抢着吃光了。你要想再吃,就赶快到合江县的荔枝园里去吧。探春说,那你快想个办法让我和众位姐妹一起去吃啊!

宝玉本来就是个喜欢到处游玩的公子哥儿,于是乐得凑这个热闹,就去求警幻仙子帮忙。警幻仙子叫要去的人都把眼睛闭上,然后“呼”的一声吹口仙气,就把贾宝玉、探春及其另外11个金陵女子,一齐送到了合江县的荔枝湾。这时天还没亮,蒙蒙细雾和晶莹露珠,把荔枝湾千树万树果实累累的红荔枝,滋润得格外可爱。 “金陵十二钗”欢呼雀跃,纷纷挑选自已钟爱的荔枝树,随手摘下快垂到地面青草上的荔枝果,全不顾大家闺秀的礼数,各自大吃特吃起来。正吃到肚子胀得发痛的时候,在荔枝林外望风的贾宝玉“嘘”的一声暗哨,告诉说有人来了。十二金钗慌得一个个赶快藏到树后,按照警幻仙子事前教给的口诀念一声“变”,就与各自所选的荔枝树融为一体了。荔枝湾的人见林中没有动静,就回家吃早饭去了。

不久,警幻仙子驾着祥云来到荔枝湾,把附在树上的十二金钗和贾宝玉一齐解脱下来,恢复人形,又在各自钟爱的荔枝树上,分别摘了一大捧荔枝,欢天喜地地回京城去了。据说,曹雪芹是知道贾宝玉邀约十二金钗去合江县荔枝湾偷吃荔枝这件事情的。他之所以没有把这件事情写入《红楼梦》中,因为他知道按南朝梁武帝《河中之水歌》所说:“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这句话里的意思。

“金钗十二行”本来是用以形容美女头上金钗之多,后以“十二金钗”喻指众多的妃嫔或姬妾,在他写的《红搂梦》中,金陵十二钗是姐妹、姑嫂、母女、妯娌的关系,也是泛指诸多世家大族家的贵族年轻女子。

按照《红楼梦》中所写的,十二金钗在世时真正在金陵呆过的大概只有薛宝钗、王熙凤二人,贾府四春和巧姐都是在京城出生成长的,史湘云、李纨应该也是如此。秦可卿来历不明,据说“家住江南姓本秦”。妙玉在苏州呆过,没听说是否去过金陵。黛玉也是来自苏州,一生没去过金陵。由此可见,十二金钗在世时,在金陵城是很难寻齐她们的,或者她们都只能是来世之前或者辞世之后,才在金陵聚会过,因此,惜墨如金的曹雪芹,不愿意多费笔墨把这些“偷吃”合江荔枝的枝节小事载入他的大作之中。十二金钗“偷吃”合江荔枝,在曹雪芹看来毕竟不是大家闺秀们可以干的事情,所以就更不愿意写入书中了。

曹雪芹哪里知道,自古以来盛产荔枝的合江,人民热情豪爽,是不会在意十二金钗“偷吃”荔枝的,姑娘们想吃就尽管吃吧!

有合江人知道这件事情后,就去荔枝湾实地考察,不知怎么竟然就把十二金钗和贾宝玉分别附身躲藏的荔枝树全都找出来了。于是,这些本来就有果树品种名字的荔枝树,就都分别有了一个女子的名字,它们分别是:

带绿——林黛玉,又名芙蓉花。

桂味——薛宝钗,又名梨花、牡丹花。

妃子笑——贾元春,又名榴花。

坨堤——贾探春,又名杏花、玫瑰花。

糯米糍——贾迎春,又名菱花。

良姜泡——贾惜春,又名莲花。

大红袍——王熙凤,又名凤凰花、菊花。

荷包——贾巧姐,又名稻花。

楠木叶——史湘云,又名海棠花。

佛顶珠——妙玉,又名梅花。

乌泡——李纨,又名兰花、梅花。

绛纱兰——秦可卿,又名桂花。

至于贾宝玉附身的那棵荔枝树,本来也是甜酸适度的优质荔枝树,可从他附身之后,这棵荔枝树结的果实,酸味就比甜味还多一点了。合江人就叫它是酸荔枝树,按照合江方言的说法,这种酸荔枝“饱吃”,意思是“不好吃”。可是怀孕的女子都特别喜欢吃。她们是把“不好吃”当成是要“饱吃”了,认为只要“饱吃”了这种贾宝玉喜欢的酸荔枝,就可以减轻妊娠反应,平平安安地生下个“小宝宝”了。

这正是:

“十二金钗”降合江,

“偷吃”佳果荔枝湾。

“不好吃”变“要饱吃”,

生个宝宝特健康。

(注:此文摘自肖大齐编撰的《合江荔枝》一书。)

新闻推荐

古荔枝树奉为“老祖宗” 合江人民关爱活文物

网络配图据专家讲,树木年过百岁,便有资格享受“文物”的待遇,受到特殊的保护和照顾。荔枝树年过百岁,则不仅是文物,而且是珍贵...

合江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合江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