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永定章程》折射川南繁盛竹木贸易

四川日报 2016-05-06 00:02 大字

□本报记者 吴晓铃

近日,合江县文物局在赤水河和长江交汇处的南关码头,抢救性清理发掘出一块清光绪年间的《永定章程》石碑。这块保存完好的石碑属于当地木帮,上千字的章程不仅约定了竹木交易的规则,也折射出清光绪年间川南繁盛的竹木贸易。

据合江县文物局副局长张采秀介绍,这块石碑是在清理合江县王爷庙遗址的时候发现的。石碑高1.9米、宽0.92米、厚0.18米,嵌在遗址的砖墙内。石碑上共有1413个阴刻的楷书文字,主要记载了清代竹木交易盛行时,木帮老板所定的行规。

释读章程,可以看到建造王爷庙等14条规章制度。木帮认为,“川黔所属的叙永、仁邑、仁厅等商客,采买青山或接买平水交易,必分前后……将戳买所交银两慨罚充公。”木植的出售方,在卖货前必须先标明所出售货物的尺寸以及交易日期,然后成交立约,两不致误。章程甚至还讲到了竹木交易的运送和保存方式:“一议木植漂水冲放……”“一议条木桷枋,原以刀记为凭……”而帮规立下之后,如有违背,将追究责任,按章程接受处罚。

这块石碑究竟有何价值?张采秀认为,它为合江的竹木发展历史提供了佐证。在此以前,木帮老板所筹资修建的王爷庙已成废墟,但这块石碑却保留了当年川南竹木商关于诚信经商等若干信息,佐证了清代合江经贸业的发达,“同时也可得知当年竹木交易的主要运输方式是河运,以及竹木在当地经济中的重要性。”

记者从《合江县志》了解到,明清时期的合江南关门口,一直是长江上的重要货运中转码头。从重庆至黔北的大商船,必须在这里靠岸,将商品过载到小船,方可继续沿赤水河逆流而上;而赤水河中游顺势而下的小货船,也往往需要在此将货物过载到大货船后,才进入长江,运往重庆及以远。这其中,最大的亮点是竹木业。清时,木材畅销重庆、涪陵、忠县、丰都等地,岁入巨万。极盛时期,有木材堆栈20余家。从关门口至雪练溪的赤水河边,木材堆积如山,沿岸竹木筏无数,场景壮观而富有生气。

新闻推荐

泸州市民造出长江发电船

发电成功并入电网本报讯(朱虹记者罗之飏)7月12日,泸州合江县神臂城镇老泸村神臂咀长江上,由市民白存新研发的“杰兴11号”发电船发电成功。经合江县泸州玉宇电力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检测,所发电力达到接...

合江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合江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