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支撑有力 荔枝道申遗更进一步
至今保持完好的荔枝道古迹
荔枝道、米仓道这两条古代的“高速公路”,是“蜀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左边米仓道,右边荔枝道,在蜀地上勾勒出两条优美的“马甲线”。证据不足以前,这两条古道始终未露出真容,偶尔出现在文物专家们的揣测中,美丽而又神秘。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杨贵妃为之一笑的荔枝从何而来?达州和古道有着怎样的渊源?荔枝道距离申遗还有多远?今年3月,来自国内的专家团队亲临达州,对荔枝道、米仓道及宋元时期的山城遗址集中考察,找到了答案。
【调研】
荔枝古道盛于唐宋沟通川陕结成路网
今年3月,达州博物馆副研究员、达州市文物管理所所长王平,参与了对荔枝道、米仓道及宋元时期山城遗址的集中考察。通过调查,他们在达州市境内的众多河流、峡谷、悬崖边发现大量古道、古桥,“这些作为道路本体,证实了古荔枝道、米仓道确实存在”。王平认为,这些资源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及历史文化研究价值,应善加利用。
“荔枝道不仅专指一条干道,即官道、驿道,而是一个相互通联的路网系统。”王平介绍,荔枝道、米仓道是古蜀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川东北地区和关中地区的重要通道。达州地处川渝鄂陕结合部,是古蜀道上的重要节点。王平打了个比方:如果荔枝道、米仓道是高速公路,那么其他支线就是国道、省道、县道,是一个四通八达的网络。
“荔枝道因唐玄宗为杨贵妃运送荔枝而专门开辟的驿道而得名。米仓道是由秦入蜀的一条著名古道,因米仓山而得名。”王平说,这些古老的道路,起始经行时间约在汉代甚至更早,唐宋时期一度十分兴盛,是古代沟通川、陕两地的重要文化、经济、交通路线。“因此,若作为旅游资源开发,古道已具备丰富的文化内涵。”
两条古道并排延伸绘出蜀地“马甲线”
“荔枝道、米仓道,作为古代的官道、驿道,具体的走向问题,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此前也没有足够的证据来证明。”王平说,专家组的这一次集中考察,让这两条古道的大致走向逐渐明了:若从地图上看,古代蜀地的版图腹地范围内,左边是米仓道,右边是荔枝道,活像专门为蜀地绘出的两条“马甲线”。
专家们认为,荔枝道基本走向为:涪陵—垫江—梁平—大竹—达川区—宣汉(大成乡瓦窑坝折入三桥、隘口、马渡)—平昌县—万源市(鹰背乡、庙垭乡、秦河乡、玉带乡、魏家乡)—通江县—再入万源市(竹峪乡、虹桥乡)—镇巴县,共经过10多个县市,最后进入西乡县子午道,到达西安。米仓道大致走向为:汉中—牟家坝—回军坝—天池梁—西河口—碑坝—通江—平昌汉中—黄官—庙坝—蒿坝—龙王坝—响滩子—上两—南江—巴中—平昌—通川区—达川区—大竹—渠县。
“两条古道的起点、终点都没有在达州境内,但达州境内的节点却是最多的,路线也是最长的。”王平介绍,专家组此次在达州考察期间,基本上形成了一个共识:达州境内的荔枝道、米仓道本身,以及沿线保存完好的众多历史遗迹,都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且能够为蜀道申遗提供有力的支撑。
【揭秘】
杨贵妃所食荔枝从何而来?
“荔枝容易变质、腐烂,采摘后必须尽快食用。”泸州市合江县电视台副台长梁明春对荔枝有研究,据他介绍,合江民间流传着一种荔枝保鲜法,据传就是当年为杨贵妃运送荔枝而发明的:把刚摘下来的荔枝放进巨竹筒内,两侧用湿泥巴封住,以竹的生气将荔枝的保鲜期延长到一周左右。
那么,杨贵妃所食荔枝,是不是从泸州来的呢?据《大唐久典》以及《蜀中广记》记载,每到荔枝成熟时,负责运送荔枝的“驿使”,就会将新鲜荔枝放进巨竹筒内,从泸州合江的各个“水驿站”装船,顺长江而下运到涪陵“妃子园”再走陆路,经梁平、达州、巴中等地,沿荔枝道送达长安。
荔枝上岸后,二十里一换人,六十里一换马,必须确保在七天内把鲜荔枝送到长安。“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便是描写“驿使”快马加鞭送荔枝的生动场景。另据宋代的《鹤林玉露》载:“唐明皇时,一骑红尘妃子笑,谓泸戎产也,故杜子美有‘忆向泸戎摘荔枝\’之句。”其中的“泸戎”,即如今的泸州市。
据史料记载,早在2000多年前,合江就已种植荔枝,至今,该县仍有30余万亩的荔枝种植面积。“合江白米镇的史坝一带,仍有唐代为送荔枝而修建的水驿站遗迹。”梁明春介绍,合江至今还有名为“妃子笑”的荔枝。另外,在合江县虎头镇,也还保留着数十棵树龄超千年的老荔枝树,且常年挂果。
达州和古道有怎样的渊源?
在达州境内的荔枝道,除了拦马墙、饮马槽、衙门营盘等古迹外,还有包括紫云坪盘陀寺、杜家湾唐代摩崖造像、石塘通天观修路题记、新华拱桥湾古道路遗迹群等在内的10处重要遗存。大巴山深处散落的碑文、古墓、古桥、栈道孔等等,仍能令人遥想古道昔日的辉煌。
北宋时的《橘水集·与王楷书》,记载了荔枝道的兴衰,从中也可以看出达州是荔枝道上的重要节点:“自洋南至达州,往日曾为驿程,今虽坏废,兴工亦不难矣。”明清时,荔枝道成为川陕客商的重要道路而再度兴盛,史料《三省边防记》称之为“川陕要道”。
在万源鹰背乡瓦子坪村的竹筒沟古道旁,有一块刻于明朝万历二十年(1592年)九月的摩崖石刻界碑,于2015年4月被当地人发现,达州市文物管理所曾专程前去考察。该碑成为荔枝道过境万源的新证据:经考证,该碑文上的天宝(742—756年),即指唐玄宗年号;贡果,即指荔枝。
“上了鸡公寨,荔枝在不在?进了竹筒沟,荔枝谨防丢;过了化米梁,荔枝才稳当……”万源市庙垭乡、石窝乡及三官场一带,这首口口相传的童谣,与上述界碑相互印证。据碑文介绍,竹筒沟是通衢大道,唐天宝年间给朝廷进贡荔枝的人马经过这里曾被抢劫,朝廷后来派官军剿灭。
【申遗】
已纳入蜀道两条古道申遗还存在难题
2015年,泸州市合江县拟将长江及其支流流域的古荔枝产地及荔枝纳贡道路,列入“蜀道”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范围。“蜀道”申遗始于2007年,“蜀道”金牛道广元段于2012年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4年6月,荔枝道、米仓道被纳入蜀道申遗范围。目前,达州正在加快古道申遗的工作进度。
“因缺乏详实的史料记载和全面系统地考古调查,今年3月以前,达州境内荔枝道和米仓道的具体走向尚不明确。”王平介绍,通过专家们的实地调查和对文献史料的检阅,这两条古道的基本走向已经明了,沿线文化遗存超出预期,这为两条古道纳入蜀道申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申遗工作还存在几个难题需要解决。”王平说,最大的困难是需要陕西、重庆政府的大力支持,同样也需要川内相关县市区政府密切配合。不仅如此,这些文化遗存分布广且多处于偏远山区,有效保护和监测的难度较大。另外,大家也没意识到这些古道具有较高的研究、开发价值,对申遗的重视不够。
□专家说法众多证据可支撑古道申遗
对达州境内的荔枝道、米仓道、宋元时期山城遗址考古调查结束后,考古调查组的专家们与达州市及各县(市、区)文化、文物主管领导,在达州博物馆召开了考古调查座谈会。专家们提出,此行在达州发现的众多证据,都将为古道申遗提供有力的支撑。下面是由达州博物馆副研究员、达州市文物管理所所长王平整理的部分专家观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巫新华:达州境内的6处唐宋时期摩崖造像,已经可以连成一条线,能勾勒出荔枝道的大致走向。
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赵瑞民:对杨贵妃所食荔枝的来源,主要有三种学说:岭南说、福建说、涪州说。通过前期研究和在达州实地考察,我认为来源于涪陵的可能性最大。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高大伦:达州—大风乡—檀木镇—开江的古驿道源远流长,基本可以确定达州是荔枝道的一个重要节点。达州的中山寺遗址是非常重要的明代遗址,可见当时该地为交通发达,香火兴旺之地,可一并纳入蜀道申遗。
北京大学教授齐东方:八庙场驿道是清代遗留的保存较好的古驿道,该驿道为确认荔枝道走向提供了重要佐证。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王子今:唐家坝摩崖造像是难得的天宝年间的摩崖造像,具有盛唐时期的风格特征,为天宝荔枝道的走向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年轻专家王婷:在荔枝道上,类似梭罗碥摩崖造像的文物在达州很多,其特征与唐中晚期的巴中南龛造像相似,这为荔枝道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 曾业(图片均由王平提供)
新闻推荐
合江县图书馆世界读书日活动(资料图)四川省2016年“书香天府·全民阅读”活动将于23日在泸州启动7日,华西城市读本记者从泸州市文体广局获悉,4月23日,四川省2016年“书香天府·全民阅读”活动...
合江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合江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