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泸州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筑牢农民增收之基

四川日报 2015-08-19 09:45 大字

□罗之飏

A试点成型

七区县拉开农村改革大幕

8月7日,泸州泸县福集镇万宝村的稻田里,金黄色的成熟水稻正迎来收割旺季,几台小型收割机在稻田里往来穿梭,沉甸甸的稻穗处处透露出丰收的喜悦。

两年之前,万宝村所在的福集镇趁着全省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改革试点的东风,率先在泸州1.2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拉开了农村改革的大幕。

全镇2000多户农民在承包地、宅基地、林权等“确权颁证”全部完成的基础上,将1.25万亩承包地经营权全部折资入股,成立龙桥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入股农民按每亩1股的份额享受由合作社打捆经营土地所产生的红利。

此外,在试点所在的福集镇龙桥文化生态园内,将园区内的提灌站、公路、停车场等集体资产进行评估,按现有农村人口,全部量化到户。同时,对园区内国家项目、政府修建的游客服务中心、卫生室、养殖小区等国有资产进行集中清理和分类管理,农民拥有70%的生产经营性资产股份。

农民变“股民”,改革在持续发酵。园区继续引进社会资本建造农场、果园、农家乐、乡村酒店等固定资产,并规定业主经营权到期后交回园区,其资产按股份量化给园区农民,在现有多种股份上再层层加码。

事实印证,泸县福集镇的尝试是成功的。2014年,福集镇龙桥文化生态园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5706元,增速和总量均高于全县的30%,其中财产性收入达1328元,高于全市6个百分点。

目前,园区已集中流转土地7000多亩,实现量化股权2.37万股,总股本金超过7亿元。

福集镇的改革如一声春雷,惊醒了泸州广大农村沉睡的资产。而龙桥文化生态园试点的成功,也在刺激着其他区县的神经。

8月4日,纳溪区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协助纳溪区农村信用联社将第11笔农村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发放给了四川凤岭茶叶有限责任公司,这笔140万元的贷款将帮助凤岭茶叶建设茶叶加工厂,缓解流动资金压力。而在这之前,泸州市田园乐生猪专业合作社、泸州纳溪金园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泸州市太山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等10家业主单位早已拿到贷款,作为全省9个试点农村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试点的县区之一,截至目前,纳溪区放款总额已达6980万元。

作为盘活农村金融、破解新型农村经营主体融资难的重要尝试,泸州纳溪区在试点农村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时可谓不遗余力:除了对申请贷款的农业经营主体在进行抵押资产评估时,按养殖类打5折、林产类打6折、种植类和生产设备设施都打7折的方式折算抵押资产来防范坏账风险外,纳溪区财政还出资500万元设立区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风险补偿基金,一旦出现坏账,贷款金额在100万元以上的,由泸州国有政策性担保公司兴泸担保、区财政、市财政分别按5:4:1的比例承担;金额在100万元以下的由区、市两级财政按8:2的比例承担。

率先试点的先遣部队,正在给改革的后来者提供有益的经验。如今,在泸州三区四县的广袤土地上,深化农村改革的大旗高高飘扬。在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房屋所有权“确权颁证”的基础上,江阳区选择有条件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展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龙马潭区开展农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及规范流转,着力土地股份合作社建设;合江县积极开展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叙永县、古蔺县将结合自身实际,继续探索新型扶贫体制机制,力争在***、小型公益设施管护试点方面取得成效;而泸县和纳溪区将在现有改革尝试成功的基础上,继续深入推进并扩大改革范围和成效。

B示范带动

八大特色产业助推现代农业发展

8月10日,泸州江阳区董允坝现代农业示范区内,不久前刚刚入驻的农业企业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正忙着对示范区南区200亩钢架大棚区域进行规划设计,安排接下来的种植生产、经营管理等工作。在园区的另一面,高速公路互通出口收费站已全部完成,连接园区的道路已完成总工程量的70%,预计今年10月就能通车,而作为园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南区2000米环山公路沥青路面已全部铺设完成。

这个规划面积达4平方公里,涵盖江阳区两镇4村42个村民小组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截至6月底,项目建设完成投资已达1.1亿元,定位于生态农业、智能精准农业和创意农业,不仅寄托着对江阳区发展农业现代化的渴望,更承载着泸州农业转型升级之梦。

与此同时,在合江县大桥镇长江村也在上演着一番同样的忙碌景象。200亩的特色葡萄园正迎来采摘旺季,同样面积的合江特色水果真龙柚也开始挂果。按照计划,这个总规划面积达1.6万亩的合江县现代农业示范区将覆盖长江村、飞龙村和大桥村,总投资为3.6亿元。虽然现在一切还显得“草创未就”,但园区目前已有成熟的水果产业和5500亩的蔬菜种植,园区内泸合大道连接线工程已进入道路附属设施建设阶段,大桥镇到园区的主干道以及园区沿江公路也已经完成招投标和预算方案制定,即将进入施工阶段。在未来,这个距江阳区董允坝现代农业示范区仅有3公里左右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还将以道路相连,实现两大园区抱团发展。

两大综合示范园区的着力打造,见证了泸州人在实现农业转型升级,发展现代农业方面的决心。去年12月,泸州市委托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编制《泸州市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4-2025)》,作为泸州第一部由国家级农业科研院所编制的高水平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将引领泸州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引领泸州建设成为长江经济带现代农业示范区。

规划明确,将按照“绿色发展”、“特色发展”、“高效发展”理念,充分发挥泸州水陆空立体交通、川滇黔渝结合部和长江经济带上游区位优势,综合考虑泸州地理区位、地形地貌、资源优势、发展潜力、产业基础和相关的发展规划等因素,泸州确定按照长江现代农业带、泸州北部现代农业区、中部现代农业区和南部现代农业区,“一带三区”的格局进行泸州现代农业布局建设。重点打造精品果业、高效竹林、绿色蔬菜、特色经作、优质粮食、现代养殖、休闲农业、加工物流8大重点产业,用以支撑泸州现代农业发展。

除了规划8大主导重点产业,泸州还统筹规划98个农业重点项目,分产业、分区县和分年度设计现代化建设目标和建设路径,针对各产业最关键、最薄弱的瓶颈制约因素,全面夯实泸州市现代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以高效竹林为例,泸州竹林无论在数量、种植面积和蓄积量上都居全省首位,按照总规划,叙永县江门、纳溪区新乐、合江县榕山、古蔺县桂花乡4个乡镇将打造竹产业加工园区,此项目作为高效竹林规划实施的11个重点项目中的8个骨干项目之一,属于“重中之重”,将有效地支撑泸州到2025年新建竹林基地75万亩,实现竹林总产值338亿元的总体目标。

C统筹城乡

全域建设幸福美丽新村

“今天已经有4个项目在泸州开始进行招投标,还有另外8个项目需要进行调整,预计下个月能进入招标阶段。”8月11日上午,古蔺县双沙镇白马村村支书王汝民在焦急地等待乌蒙新村建设项目招标结果,从前期准备,到今年4月启动乌蒙新村试点以来,白马村的新村建设规划经历了一波三折:最开始由四川农业大学操刀设计,后来又改为北京一家乡村设计院来进行规划设计,如今涵盖了基础设施建设、房屋改造、产业提升等诸多方面共计12个乌蒙新村建设项目,其中8个将依据白马村的实际情况,再次细化调整。“建设方案制定十分严格,可以说是优中选优。”王汝民表示。

古蔺、叙永两县的边远高寒山区、少数民族村寨,截至目前,有贫困村207个、贫困人口181426人。乌蒙新村的试点和建设,将让富裕的梦想照亮贫困村。在泸州,新村建设不仅照亮了贫困地区的未来,在广袤的农村土地上,一批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村已全面展开建设,带动着县域新农村建设提档升级,推动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在泸县太伏镇沙田坝新村,依托丘陵地区旧村落改造工程,滩礁石露营烧烤区、古遗址烟灯山、牛石凼汉墓群等引来如织游人,新村道路、农家乐、接待中心等基础设施让居住环境焕然一新。2000余亩百年龙眼长廊、500亩的河滩有机蔬菜种植园、800亩的油菜观赏区让全村100多户村民过上了富足的生活。“坡顶黛瓦穿斗墙、石板晒坝花格窗”,泸州120个旧村落的改造提升,最大限度地留住老树、老井、老屋,让村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在龙马潭区特兴镇走马新村,依托城郊新村建设,通过“大园区+小业主”的模式,新村内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已引来16个业主入住,樱桃番茄、富硒西瓜、火龙果等20多种特色果蔬品种正蓬勃发展,并带动不少村民到农业园区变身为产业工人。在泸州城郊,像走马村这样的城郊新村有大大小小31个,全部按照中心城区、县城、小城镇、新村一体规划,供水、交通、电力、通讯一体建设,医疗、教育、养老、社保一体覆盖,“三个一体”的标准建设,充分发挥聚集效应,围绕城市郊区、场镇附近、旅游集散地和园区,建设新农村综合体,吸引有条件、有意愿的周边农户入驻集中建房,推进22个散居村落向聚居社区转型。目前近郊观光休闲体验式农业园20万亩,特色蔬菜、水果采摘园120个已全部成型。

如今,围绕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建设、产业发展、住房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社会治理体系建设5大重点,同时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全域建设幸福美丽新村。从2014年起,泸州市级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5亿元,区县财政每年投入2.5亿元用于新村建设,统筹整合水利建设等涉农项目资金,打捆使用,集中投入。截至目前,泸州全市已建成幸福美丽新村128个、聚居点590个,覆盖农户44.5万户,让163万新村居民望得见山,记得住乡愁。

从今年2月发布的连续第12年聚焦“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到4月2日泸州市委、市政府印发“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努力推进‘三农\’工作上台阶的实施方案”,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筑牢农民增收之基,在泸州正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改革大幕已经开启,农村发展进入快速发展前夜,酒城泸州,必将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农村改革之路。

泸州市委召开会议全力推进扶贫攻坚

7月28日,泸州召开市委七届十次全体会议,动员全市上下形成合力进行扶贫攻坚。会议贯彻落实中央***、精准脱贫战略和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安排部署泸州扶贫开发工作,并审议通过了《中共泸州市委关于全力推进扶贫攻坚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决定》作为泸州“十三五”期间全市扶贫开发的纲领性文件,紧紧盯住制约泸州贫困地区发展的重点问题,按照***、精准脱贫的要求,对“六个***”和“四个一批”进行了具体化,明确了“七大扶贫攻坚行动”和13个方面的举措,并确定了“到2019年提前一年脱贫”的总体目标,同时明确了分年度目标。

上半年泸州完成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投资8.3亿元

日前,笔者从泸州市委农工委获悉,今年上半年泸州全市共完成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投资8.3亿元,占年度计划的55.3%,完成“建、改、保”新村47个。其中新建聚居点14个,旧村落改造和保护涉及农户6209户,解决无房户、危房户、住房困难户1675户,其中,建成廉租房97户。

泸州8大农业产业基地建设进展顺利

8月12日,笔者从泸州市委农工委获悉,泸州农业转型升级,发展现代农业的八大产业基地建设进展顺利。今年上半年累计完成新建名优水果基地1.5万亩,并同步推进4个万亩示范区。新建竹林15.1万亩,改造竹林基地12.2万亩,启动规模万亩示范片建设3个。蔬菜种植57万亩,新增蔬菜万亩示范区3个。新建茶叶基地1.4万亩,茶园总面积达36.6万亩。落实水稻高产高效创建示范片36个,高粱高产高效创建示范片5个,优质水稻种植214.6万亩、高粱种植70万亩。出栏生猪183.6万头,新增规模养殖场57个。乡村旅游接待950万人次,实现乡村旅游总收入40亿元。农产品加工业实现产值52.5亿元,增长17.4%。

新闻推荐

合江开建9个PPP模式项目 总投资20.6亿元

本报讯(于遵素记者罗之飏)11月6日,合江县9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及由贵州省四川总商会爱心捐赠支持修建的合江白沙镇灵丹村“幸福美丽新村”集中开工建设。本次集中开建的合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包括合...

合江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合江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