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茅盾文学奖部分获奖作家赴古蔺二郎中学日前茅盾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部分获奖作家赴古蔺二郎中学——
日前,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莫言、张炜、刘醒龙、毕飞宇来到位于川黔交界的四川省古蔺县二郎中学,以普通老师的身份给二郎中学的学生们上了一堂作文课。
在初中班级教室里,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与30多位学生代表围坐一起,以一位普通老师的身份,逐字逐句地点评作文,指导学生写作,交流写作心得。孩子们则以“我的家乡”为主题,将家乡的好山好水写进作文,作家们从字里行间里感受到孩子们对家乡的热爱、对未来的憧憬。孩子们在作文中这样写到:
“我的家乡在二郎,是一个过去在地图上找不到,而如今没有地图也能找到的地方。”作文里的第一句话便深深打动莫言,赞其为生动的描写。
“天宝洞常年飘着浓浓的酒香,小镇上的人们每天都沐浴在这酒香之中,伴着这酒香味儿劳作、学习,陶醉其中。这里的一草一木闻到了酒香,开始摇摆着枝干,伴着树叶的哗哗声高兴地说:‘好香!好香!\’”张炜评价说,初中的孩子有这样的想象和一系列比喻,难能可贵。
“赤水河畔高山头/有股清泉往下流/妹引泉水种高粱/哥用泉水煮郎酒。”用歌谣描写李二郎与赤妹子的美丽传说,刘醒龙称赞“谈古论今,少年可嘉。”
“家乡的老街充满了酒香味儿,家乡的人充满了人情味儿。”语句朴实无华,毕飞宇感受到了孩子们发自内心的感受和描述,“情感饱满,最易打动人心。”
批阅完学生作文后,莫言为二郎中学挥墨写下“赤水河文学社”六个古朴卓雅的大字,表达了作家们对孩子们的期望和祝福。“论身价,他们无疑是字字千金,是值得景仰的中国著名作家,是极具分量的茅盾文学奖作家;论爱心,他们和老师一样,从这最普通的作文修改中就能看出一份耕耘、奉献的责任。字里行间,大作家们细致入微的评价和情真意切的鼓励,都帮助二郎镇的孩子们种下了理想和希望,而这希望,不仅是一次难以忘怀的经历,还将会成为孩子们一生中宝贵的财富。”二郎中学一位语文老师表达了二郎中学师生们的心声。
课后,莫言、张炜、刘醒龙、毕飞宇4位作家向二郎中学赠送了其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以及个人主要作品,并亲笔签名留念,以示鼓励。此外,作家们还特地准备了围巾、手套、运动鞋等慰问物品,现场捐赠给二郎中学的孩子们,在寒冷的冬日里为莘莘学子送上一片温暖,期望他们多读书、勤练笔,用更加生动和精彩的文字,描绘越来越美的家乡。
美丽二郎 郎酒之乡
□ 初三三班 冯莉
我的家乡在二郎,是一个过去在地图上找不到,而如今没有地图也能找到的地方。这里有载入吉尼斯世界大全的天宝洞、地宝洞,有悠久的历史与红色文化,更有驰名中外的郎酒。
过去,我的家乡只是一个偏僻、贫穷的小山村,在这儿居住的人都纷纷搬到其他地方,只有少数人居住在这里,并依靠得天独厚的条件,发展起了一个新行业——酿酒,谁也没想到当初简简单单的那些草棚、陶罐、五谷杂粮竟然让不起眼的山村发光发亮。听长辈们说,从汉代起,二郎的“枸酱酒”就已经是贡酒了,一直延续下来的郎酒,如今是家喻户晓的中国名酒,那些流传至今的陶罐成千上万地摆放在天宝洞、地宝洞里,见证了家乡酿酒业的历史,也见证了这个小山村的变化。
现在,幢幢高楼正拔地而起,像雨后的春笋般一个接着一个,间间厂房依山起建,层层叠叠,像排头兵一样迎接着远方的客人,街上来往的车辆与过往人群交织在一起,蜿蜒盘旋的山间公路一直向远方延伸。学校里朗朗的读书声与鸟儿叽叽喳喳的叫声汇成一片,演奏着一首欢乐的歌曲。建筑工地上的机车和工人在忙碌地工作,每个人脸上流淌着热情的汗水;生长在这里的人,都感受到了家乡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未来,郎酒的销售越来越好,二郎镇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听大人说,郎酒要投资80个亿把二郎镇打造成为国际知名的名酒名镇。家乡街道上张贴着二郎镇的规划图纸:有时尚现代的郎酒厂,有美丽的红花苑居民小区、街心广场,有大城市才有的五星级酒店,还有崭新的二郎学校、橡胶跑道……那时的家乡是一座花园小镇,美丽而繁华;也是一座白酒小镇,不仅有神奇的郎酒,还有属于家乡的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白酒文化;还会是一座红色小镇,保留着当年红军“四渡赤水”时留下的文物以及红军老街的原貌。
我相信,有家乡人民的辛勤劳动,家乡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家乡人民的生活也会一天天的更好。10年后的二郎镇,一定风景如画,10年后的我们也会作为小镇中骄傲的一员,自豪地迎接来自全世界的朋友,来我的家乡作客!
二郎,我爱你,我的家乡!
天赐宝洞 天生郎酒
□ 初三六班 胡虎
我的家乡,只是一个坐落于连绵大山中的小镇,却因为得天独厚的郎酒,成为中央电视台荧屏上的广告明星。说起郎酒,说起家乡二郎镇,储藏郎酒的天宝洞则是明星中的明星。
从望郎台望去,天宝洞所在的蜈蚣岩就像是一个一个的大酒瓮,伴随着连绵起伏的大山时高时低,时弯时曲。顺着空气中飘散的酒香味儿,每位来到家乡作客的人都会被吸引到大山深处的天宝洞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天然储酒洞。天宝洞四周群峦叠嶂、脚下赤水河奔流不息,天宝洞外鸟语花香。
据说,天宝洞是四十多年前,郎酒厂的一名会计上山为母采药,无意间在悬崖边上发现此洞,当时有数百只岩燕从这里飞出,十分壮观。为了节约扩建酒库的资金,郎酒厂最终选择在这里贮酒。家乡的人都说,储藏在天宝洞里的郎酒就是不一样,香味更醇、口感更好。郎酒也因为有了这个神奇的天宝洞,变得与众不同。之后,人们在天宝洞下面发现了地宝洞,上方发现了人和洞,“天时、地利、人和”聚为一体,储酒面积超过1.42万平方米,获得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学校曾经组织我们参观过一次天宝洞。抬头望去,洞顶起伏不平,仿佛龙头,中间延伸进洞的地方很像一个龙脊,周围纵横交错。当时外面很热,可进到洞口便觉得十分凉爽,据说到了冬天,天宝洞里又会温暖宜人,四季恒温。
天宝洞常年飘着浓浓的酒香,小镇上的人们每天都沐浴在这酒香之中,伴着这酒香味儿劳作、学习,陶醉其中。这里的一草一木闻到了酒香,开始摇摆着枝干,伴着树叶的哗哗声高兴地说:“好香!好香!”天空飞翔的鸟儿闻到了酒香,也禁不住停留了下来,站在枝头上雀跃地欢唱:“好闻!好闻!”西下的夕阳闻到了酒香,脸上渐渐泛起红晕,扶在山崖边连声称赞:“好酒!好酒!”
我爱群山,我爱天宝洞,更爱二郎镇,我的家乡。
赤水河谷 郎酒福地
□ 初二四班 冯帆
在我的家乡有一条神奇的河,虽然这条河的名字听起来不如长江、黄河、黑龙江、珠江等这些江河气派响亮,流域也没有她们深长宽广,但她千百年来一年四季都在静静地流淌,哺育着两岸的乡亲,孕育了驰名中外的茅台、郎酒,在我的心里她是那么的美丽,令人神往。
这条河就是赤水河,她发源于云南省镇雄县,流经滇、黔、川三省十县市,在四川合江县注入长江,全长484.5公里,流域面积20438平方公里。
赤水河是一条美景河。丹霞地貌、原始森林、瀑布群、溶洞群等,沿赤水河呈线状分布,正因为如此,赤水河成为我国为数不多的原始生态面貌保持最好的河流,两岸风光美不胜收。沿途河上滩滩相持,湍急异常,白鹭飞翔,鱼儿跳跃;河岸边杨柳婀娜,竹林青翠,古老的黄桷树像一把把撑开的巨伞,为两岸的乡亲遮阳挡雨。在她的中下游,至今还有一段河谷因为河道狭窄礁石太多而没有通航,这段河谷就是二郎滩至马桑坪。但它却是赤水河上最美最险最奇的地方,两岸峭壁悬崖,各具峥嵘,奇峰异石,各具神态。有著名的“美酒河”风光,有储藏郎酒的天宝洞地宝洞,有古老的二郎红军街遗址。
随着季节变化,赤水河河水会有相应变化。每年夏季洪水期,山雨的降落、冲刷,使河水逐渐染成了红土地的色彩,到了九月重阳,河水又恢复了清澈透明碧绿的色彩。
赤水河是一条生态河。她的源头是一个远离尘嚣、纯净自然的世界,两岸城镇也基本上没有进行大规模的现代化开发,流域保存有世界同纬度地区最好的常绿阔叶林带。中央电视台播放的纪录片《再说长江》中有一集《天生赤水》专门介绍了赤水河的生态环境。片中有一位叫曹文宣的水利专家说,随着长江三峡工程的兴建,约600公里长江干流将变成河谷型水库,由于水流变缓,水深增大,鱼类食物结构发生改变,许多长江里的鱼种面临绝境,需要另寻“家园”。而赤水河中上游至今水质无污染,也是干流无坝的长江唯一支流,保持自然河流特征,是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的主要栖息地或产卵场。赤水河现有鱼种109种,其组成与三峡库区鱼种大体相当,而且水深河阔,是建立长江上游珍稀鱼种自然保护区的首选河流。
赤水河是一条英雄河。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同志领导地位,红军“四渡赤水”摆脱了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红军在赤水河沿岸留下了很多革命历史文物。
赤水河是一条美酒河。赤水河生物多样性和独特的生态环境,成为孕育酿造美酒的绝佳宝地,尤其是河谷微生物群落及其微生态环境多样性,形成了以贵州茅台镇和四川二郎镇为代表的典型小区气候。人们沿岸取水或利用流向赤水河的山泉水,酿造出了享誉世界的茅台、郎酒。至今,人们还流传着关于郎酒的民谣:
赤水河畔高山头,
有股清泉往下流;
妹引泉水种高粱,
哥用泉水煮郎酒。
酒因赤水河而荣耀,赤水河因酒而大放异彩,获得了“美景河”、“生态河”、“英雄河”、“美酒河”的美名。我爱家乡这条神奇的赤水河。
二郎充满酒香味和人情味
□ 初一六班 李佳
这是一座秀丽的大山,大山常年飘着浓浓的酒香味儿;大山脚下静静躺着一条潺潺长流的河水,河水里流淌着红军当年“四渡赤水”的故事;河岸上便是我可爱的家乡二郎镇。
二郎镇的老街,是一块一块石板铺成的台阶斜坡而上,忽高忽低。我的家和邻居们的家几乎都是沿着街路随行而筑。红色的长征文化是家乡的名片。二郎镇的老街是当年红军长征“四渡赤水”时住过的地方。从小听着红军长征的英雄故事,闻着沁人心脾的酒香味,呼吸着青山绿水间的新鲜空气,我就在老街成长。
爷爷曾告诉我:当年红军“四渡赤水”经过这里时,天色已晚,战士们害怕把老乡们吵醒,就沿着老街露宿。今天已经长满青苔的石板就是当年红军的床板。第二天老乡们打开自家家门时,发现整条老街上都是熟睡的红军战士。老乡们自发地拿出食物和郎酒,红军战士们得到郎酒后,舍不得饮用,大多用来给伤员擦洗伤口,现在还有当年流传下的歌谣:“郎泉之水清呵,可以濯我脚;郎泉之酒香呵,可以作我药。”
二郎镇流淌着红军 “四渡赤水”的故事,同时也成为我们继续前进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当年老街上的红军战士们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今我们要用自己的双手将这份财富保留和传承下去。当你走在满是酒香味的老街,仍然能够看到至今保留着的当年红军居住过的木头房屋,仔细观察的人们,还能依稀看见当年红军发在墙上的公告。据说,当年彭德怀就是在老街,开仓放盐,分给百姓,而老乡们则以家乡的郎酒回赠红军,“美酒劳军”的故事传为佳话。
家乡的老街充满了酒香味儿,家乡的人充满了人情味儿。当年红军踏过的青石板路,留给老街百姓的是那份永远不变的淳朴民风。勤奋、朴实、自强的精神,成为老街百姓代代相传的财富。听爷爷那一辈老人们说,郎酒的创始人邓惠川当年便住在老街上,酿酒的作坊“絮志酒厂”起初也在这里,到现在已经有一千多年了。难怪这空气中长年弥漫着酒香,生长在这儿的一花一草都是一副微醉的样子。
傍晚时分,微醉的风儿夹杂着丝丝凉意吹打在脸颊上,漫无目的地在老街上踱步,贪婪地吮吸着家乡的所有美景。二郎镇的一切,老街上的一切一切,都充实着我的生活。生活在这里,尽情地享受着家乡的景色,仿佛坠入涓涓的细流中,与当年红军“四渡赤水”融为一体,静静地享受着这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本版图片由四川郎酒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新闻推荐
□岑正权黄未本报记者刘若辰杨国庆6月伊始,乐山市犍为县“方舟新城”正如期修建;宝马水泥、川南减震器、玖龙浆纸等企业产销两旺……加快推进“两化”互动,犍为县正向乐山市第一圈层冲刺。如何进一...
合江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合江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