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建制村100%通客车 惠及300余万名农村群众

泸州日报 2020-12-03 11:11 大字

本报讯(记者 肖婷) “以前走几个小时的路程,现在乘车几分钟就到了。”近日,家住江阳区况场街道福利村的薛筝走下386路公交车,感慨村里通公交后带来的便捷。2018年村里的路修好后,公交车也随即开到了村里,薛筝上学也从村里到了镇上,接受了更好的教育。

路好了、通车了,感受到变化的不只正在上学的薛筝。“以前村里没有公路,村民出门还得走路到附近的场镇上去坐车。”福利村村委会主任许仕春说,如今,大家出行更方便了,到城里也很近,有条件的家庭买了两轮车、四轮车,还可以卖点桂圆、红薯等土特产。

交通出行变得越来越便捷,这得益于泸州市农村公路建设及乡村客运“金通工程”试点工作的开展。记者从市交通运输局了解到,“十三五”以来,全市累计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投资59.4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5362公里。客运方面,泸州市建制村100%通客车,惠及300余万名农村群众。其中,江阳区等4个区县实现了全域公交。

同时,泸州市基本形成以县为中心、乡镇为节点、建制村为网点的农村公路网络,县、乡、村三级管养体系基本健全。全市所有区县和重点乡镇二级及以上公路全覆盖,所有区县二级以上客运站全覆盖,江阳区、古蔺县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龙马潭区正积极争创第四批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全市已创建示范乡镇7个、示范村33个,建设示范路741公里,实现了全市有多个示范县、县县有示范乡镇和不少于100公里的示范路、乡镇有示范村的良好局面,泸县在全市率先实现“组组通”,江阳区、泸县、叙永县和古蔺县第一批参与全省乡村客运“金通工程”试点,“四好农村路”示范引领、比学赶超、全面带动高质量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新闻推荐

古蔺县 强化醇基液体燃料 安全管理

本报讯(王晓兵记者曾念)近日,古蔺县为切实加强醇基液体燃料安全监管,制定出台了《古蔺县醇基液体燃料安全管理办法》。据了解...

古蔺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古蔺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