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城不只有美酒,更是一座活力之城
□ 本报记者 肖婷 杜玉青
11月25日,“报业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峰会”暨“全国报业百名社长总编泸州行活动”启动。一场观点精彩纷呈的峰会结束后,与会嘉宾乘坐大巴,开启泸州采风行程,进一步了解报业助力产业发展的“泸州实践”。
第一站,与会嘉宾分为AB两组,分别来到泸州港和泸州综合保税区。
泸州港是长江四川境内第一大港口。泸州拥有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泸州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等6个国家级开放平台,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除成都、重庆外拥有开放平台数量最多的城市。
关于泸州怎么用好港口和开放平台这个话题,引起了与会嘉宾的关注。一下车,与会嘉宾一边拿起手机拍照,一边认真听工作人员讲解。
“从泸州港到武汉港8天,到上海港15天,可以感受到泸州连接沿海的通道打造得很好,有着较高的对外开放水平。”铜仁日报社融媒体监审中心负责人谭霜说,以前只知道泸州的酒产业发展得不错,这次来泸州刷新了她对酒城的认知,原来酒城泸州不只有美酒。
正如谭霜所说,提到泸州,总是离不开酒。
离开泸州港、泸州综合保税区,循着酒香,与会嘉宾来到位于龙马潭区石洞街道的郎酒浓酱兼香基地。该基地是集酿造、包装、酒体储存、成品储存、物流运输等为一体的现代化酒业工业园基地,占地3000余亩,总投资110亿元。全面建成后,浓香原酒生产能力将达10万吨,白酒包装生产能力15万吨、白酒存储能力30万吨。
在这里,荆州日报社社长代志武不仅看到了传统产业发展的踪迹,还发现了白酒产业转型升级的身影。“泸州在发展现代经济、现代产业园区等方面的劲头和活力很足,是一座活力之城,并且在科研、医疗方面很有潜力,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代志武说。
现代产业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城市发展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泸州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赋予这座城市独特的“风骨”,红色文化就是其中的一部分。
当天下午,与会嘉宾来到离城区100多公里外的古蔺县太平镇。
中央红军从1935年1月29日一渡赤水进入古蔺,到3月22日四渡赤水离开古蔺,历时54天,三次往返古蔺叙永两县,途经原9个区66个乡38个场镇。太平镇就是其中之一。
在参观了太平红色教育基地后,遵义日报社记者郑易感触颇深。“遵义和泸州仅一河之隔,在人文和产业方面都有很多相似之处,特别是在红色文化产业方面,有很多可以相互学习借鉴的地方。”郑易表示,作为媒体人,她希望两地能在红色文化产业方面有更多的交流,举媒体之力,共同推动两地文旅融合发展。
一天的行程忙碌且充实,与会嘉宾既看到了“现代泸州”,也品味了“红色泸州”。接下来,他们还将前往郎酒二郎基地、泸州老窖黄舣酿酒生态园、张坝桂圆林等地,继续深入了解泸州市的产业发展情况。
新闻推荐
用五至十年打造全省优质酱酒主产区,建成世界级酱酒产业集群 古蔺:借资源酿好酒 以品质赢未来
即将酿成川酒的红高粱(张云飞摄)泸州市古蔺县地处中国白酒金三角核心腹地,是酱香型白酒原产地和主产区,中国两大酱香白酒之...
古蔺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古蔺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