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来,收集自制数百幅拓片他让刻在石头上的“史书”得到传承

川江都市报 2020-11-18 10:40 大字

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着方山,山上的塔林间,一名中年男子爬上2米多高的脚架,手持墨扑,轻轻地扑打着塔壁上的宣纸,在墨汁的浸润下,摹刻的铭文渐渐显露出来,一幅拓片渐渐成形。

坐在塔林间的中年男子,正是泸州拓片爱好者——聂永剑。10年来,他利用周末和节假日,几乎踏遍了泸州的山山水水、田间地头,收集自制了数百幅拓片,挖掘到许多地方史志未记载的碑刻,填补了这一空白。

◎ 川江都市报记者 许亚琴 摄影报道

10年间拓印数百幅

收集制作方山上的石刻拓片,已经有些时日。这天,阳光正好,聂永剑又背上工具包,登上了方山。

方山上的塔林中有不少古人留下的石刻铭文,在聂永剑看来,这些都是极具价值的历史印记,他希望把这些印迹保护起来,传承下去。

“长58公分,宽48公分”,测量好一方石刻的尺寸,报给协助裁切纸片的志愿者后,聂永剑爬上脚架,开始拓片。一座墓塔有6个塔面需要拓印,这天天气正好,聂永剑计划拓印3座墓塔。

蘸上清水,聂永剑用40公分长的排刷在塔面上刷上一遍,贴上裁好的宣纸,大小正好盖住一面塔壁。再用刷子将宣纸轻轻润湿,不能太干也不能太湿,干了容易掉落,湿了纸容易破,干湿之间全凭经验。反复这一动作,直到将一座墓塔的6个面全部稳稳地贴上宣纸。

这时,贴上去的第一张宣纸,在风和阳光的作用下,湿度已刚刚好,聂永剑要趁着纸片收缩的时机,用毛刷轻轻敲拍纸面,利用纸张的弹性将纸片敲进石刻的笔画当中去,为后续上墨作好铺垫。这样的敲拍,不能轻也不能重,纸片要刚好和笔画贴合,又不能戳破。在经过数百次的敲拍之后,塔壁上刻下的铭文轮廓初现,前面的一系列准备工作开始有意义。

上墨,这是最让聂永剑兴奋的一道工序。在墨扑拍的打下,湿润的宣纸上开始出现石刻的轮廓,随着拍打不断进行,轮廓越来越清晰,最后完全呈现。这一刻,拓片上呈现的不仅是原汁原味的历史印记,更承载着保护历史的价值。

就像现代的拷贝技术,聂永剑通过拓片这一古老的技艺,将泸州境内的石刻碑文尽可能地拓印并保存下来。经过近10年的努力,目前,聂永剑已拓片保存数百幅,为泸州地方历史留下了宝贵的印记。

制作的拓片 走进自贡盐业博物馆

在自贡盐业博物馆,陈列着一幅反映古蔺二郎滩盐业发展历史的盐道碑拓片。鲜为人知的是,这幅拓片正出自聂永剑之手。

这幅盐道碑的拓片,是聂永剑的得意之作,整幅拓片墨色均匀,字迹清晰,几乎没有瑕疵。而这幅盐道碑拓片的问世,也给后人解读当地盐业发展历史提供了依据。

盐道碑拓片的问世,是一个偶然的机缘。聂永剑说,2016年,有位民间爱好者提供了这块碑的信息,聂永剑决定去看看。古蔺县二郎镇红军街附近的一段斜坡上,这块碑半截已经埋进土中,露出的半截也被杂草杂树遮掩着,并不容易发现。经过清理的石碑,很快露出了原来的面目。

当聂永剑将这块石碑的内容完整拓印出来后,同行的地方文化爱好者们发出一阵惊叹:石碑上镌刻的文字,记录了清朝乾隆年间和道光年间当地盐业发展情况,反映了当时当地盐业发展的兴衰历史。文字一旁还镌刻着一幅盐业运输路径的地图,清晰地记载了当时的盐道。

聂永剑拓印盐道碑的消息不胫而走,自贡盐业博物馆得知后,希望能将这幅盐道碑拓片在馆内展出,聂永剑随后将自己手作的这幅盐道碑拓片赠送给自贡盐业博物馆,为盐业发展历史提供了又一实证。

拓一个“蟾”字 花了一整天时间

10年来的数百幅拓片,是聂永剑视作生命的珍宝。这些年把拓片的爱好坚持下来并不容易,聂永剑的每一幅拓片背后都藏着一段故事,有惊喜,也有艰险。

拓片面积越大,拓印过程越难。位于泸县玉蟾山上的“蟾”二字,是聂永剑目前的拓片中最大的石刻单字,单幅4平方米的拓片,聂永剑全程站在脚手架上完成。仅这一个字的拓印,聂永剑就花了一天时间。

在纳溪晒鱼滩拓印一人高的“二月茶”几个字,也是聂永剑一次难忘的经历。这几个字正好在水流经过的河滩上,拓印的时机选择尤为重要。聂永剑特意选取了冬天枯水季节前往,抢在恢复水流前的几个小时内拓印。当时,身旁和脚下都是湍急的水流,聂永剑一边擦水,一边铺纸,和水流抢时间。期间,因为搭的竹梯被水花溅湿,助手还滚落到刺骨的河水中。

翻开聂永剑的工具包,保险带、保险绳、折叠楼梯是他的常备工具,因为拓片路上充满艰险,需要做足保险措施。有一次,聂永剑在东岩公园拓印一幅50平方米的巨幅石刻,需要爬到离地15米高的半山壁上。在志愿者的帮助下,爬上两层楼梯,把自己用保险绳绑在山上的树木上,在半空中完成了艰难的拓印。

抵达拓片目的地的环境,往往没有路。聂永剑记得,有一次到叙永一座山上去拓片,走的是一条早被弃用的古道,日积月累的落叶在路上铺了厚厚一层,踩上去非常湿滑,而这条废弃的古道,一边是悬崖,一边是峭壁,聂永剑抓住老树藤,走一步歇一步,在胆战心惊中抵达了目的地。

愿 望 建私人拓片博物馆

走上拓片之路,聂永剑说自己是受了一位书法老师的影响。当时,从部队退伍转业回到泸州的聂永剑,一边工作,一边继续自己的书法爱好,而这位书法老师对他影响深远。

聂永剑说,那时,书法老师常带着学生们去考察地方文化古迹,经常会做一些拓片,从那时起,聂永剑开始痴迷拓片,爱上了金石文化,一发不可收。他一边在老师的指点下学习拓片,一边揣摩自学,自制拓片很快得到了同行的认可。

10年来,聂永剑不畏艰险,执着于自己的爱好,利用周末和节假日,走遍泸州的山山水水,搜集自制数百幅以石刻为主的拓片,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印记,被地方文史爱好者誉为“泸州拓片第一人”。

“传承历史,有我应尽的一份责任”,聂永剑说,历史需要传承,而石刻正是其中一种。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石刻渐渐风化,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非常可惜。而拓片正是对这些即将消失的历史的抢救和保护。聂永剑说,他将尽可能地收集和发掘泸州尚未被保护或尚未被发现的石刻,把它们拓印下来,保护起来,传承下去。他还将把这些拓片背后的故事和历史背景解读出来,编撰成书。

如今,聂永剑有一个愿望,开一个私人拓片博物馆,将这些年珍藏的拓片陈列其间,让世人感受泸州这些石刻的原始风貌及风采,体会泸州地方文化的魅力,推动文物的保护和传承。

新闻推荐

车主喝了酒,把摩托车交给同样喝了酒的人开 驾驶员、车主双双构成危险驾驶罪

◎袁渊川江都市报记者方霞11月3日上午,古蔺县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一起因危险驾驶罪被认定为共同犯罪的案件。车主喝酒...

古蔺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古蔺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