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新场村上千农民工返乡了一半

泸州日报 2019-12-26 11:28 大字

新场村四通八达的公路和猕猴桃产业园。 本报记者 罗森波 摄

■本报记者 罗森波

不久前,记者在古蔺县大村镇新场村六组看到,村民李云俊正忙着组织工人升级扩大自己的农家乐,“因为现在来村里参观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李云俊家对面就是新场村水田寨坝子田园综合体、农耕文化陈列馆,他瞅准这个“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机会,办起了农家乐,为游客提供餐饮服务。

但在以前,新场村鲜有外来人员进来,村里人更是多半外出务工。

“改变是因为村里的基础设施变样了。”村党支部书记向东解释说。

2016年以前,新场村是“四无村”,没有一寸通村硬化路、没有集体经济、没有支柱产业、没有龙头企业。新场村距离大村场镇十多公里,“因为路太烂了,那时候到场镇买东西或者办事,天没亮就要动身,天黑了才能到家。”新场村九组村民雷光亮回忆说。

2016年起,新场村巧借帮扶单位和在外成功人士力量,积极整合项目资金,开始硬化道路。截至目前,新场村硬化路实现12个村民小组全覆盖,还建成了10公里入户便道、40公里生产便道。

公路好了后,新场村乘势完成了农网改造、易地扶贫搬迁、危房改造及土地双挂钩政策。更可喜的是,三年来,村里外出务工的1000多名农民工,回来了500多人,与进驻的企业一起,推动全村产业“无中生有”、由小变大。

2017年,在外经营传媒公司的新场村三组村民李新过年回家看到村里发展条件向好,当年就留在了村里发展产业。从开办玩具厂到流转土地种植500亩软籽石榴再到建设现代化养猪场,李新不仅带动了乡亲们就业增收,还谋划了新想法,“要推动新场村建设成为城市后花园”。

四川绿本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已经进驻新场村。“有了企业,我们已经建设了1500亩猕猴桃、1000亩核桃、1500亩黄桃。”向东透露,村里现在不仅有了现代农业,还有现代服务业。新场村已经打造了水田寨坝子田园综合体、农耕文化陈列馆、国防人防宣教基地,还成立了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居家养老服务部,专门为全镇60岁以上散居特困人员,60岁以上居家养老城乡低收入家庭中的失能、失智、伤残、独居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城乡低收入家庭中80岁以上居家老年人,提供打扫卫生、看病护理、代缴费用、代买日常用品、讲解健康知识等居家养老服务。

支柱产业越来越多,村集体经济便有了支撑。

2017年,新场村退出了贫困村序列。去年,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了1.5万元。

新闻推荐

久久为功 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城南洗布凼片区雨污分流改造项目正在施工龙车镇乡镇污水处理厂工作人员在取样今年以来,泸州市坚持以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

古蔺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古蔺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