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工业打响高质量发展“攻坚战”

四川经济日报 2019-09-25 06:26 大字

赤水河美酒河

酒城泸州,位于四川东南、川渝滇黔四省市结合部,在四川千帆竞发加快发展的浪潮中,走出了独有的“节奏”——2014年至2017年,泸州市GDP增速连续4年摘取三个全省第一、一个全省第二,经济总量也呈现出争位赶超的强劲态势。

作为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泸州市工业作出了卓越贡献。一个传统的老工业城市,在历届泸州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坚定不移落实“工业为大、工业为重、工业为先”战略,深入推进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坚持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泸州工业实力显著增强,成功位列全省第一方阵,为全市经济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命脉,没有发达的工业,发展就没有支撑。经过70年来的发展,泸州工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工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成绩斐然:

工业增加值在2006年突破百亿元的基础上,2011年跃升到500亿元以上,2018年达到745亿元。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739.7亿元,是1978年的239倍。工业对全市经济的贡献率达到58.5%。

产业兴则城市兴,产业强则泸州强。今年来,泸州市围绕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扎实开展“六大攻坚行动”,其中实施产业升级攻坚行动排在第二位,足见泸州对产业的高度重视。

如今,泸州正大力实施产业升级攻坚行动,全力打造“白酒产业+电子信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现代医药组成的新兴产业”“三大千亿”现代产业体系。

三大千亿产业已成为泸州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突围”的重要支撑和载体。

郎酒露天酒库

泸州国家高新区智能终端产业园

智能终端产业生产线

泸州高新区医药产业园

科瑞德制药

白酒产业 千亿速度跑起来

泸州,中国酒城,自古以来因酒而兴,以酒为荣。

作为城市的支柱产业,泸州市提出的打造“三大千亿产业”中,白酒产业最有希望率先突破千亿大关。根据《泸州市千亿白酒产业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到2020年,泸州市白酒主营业务收入计划突破1000亿元。今年1月,组建了泸州市酒业发展促进局,紧接着,首个酒类产业发展大会召开。由此可见,泸州市委市政府对泸州市酒业发展寄予厚望。

2019年,预计全市白酒主营业务收入实现910亿元;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增加值增速保持11%以上,实现入库税金90亿元(力争100亿元)、同比增长30%。酒业园区产值和服务性收入达到850亿元。

项目引领:郎酒扩能实现产能再提升

郎酒集团是泸酒的两大龙头企业之一,在企业发展上有清晰的中长期目标。目前,郎酒集团年产酱酒近3万吨,酱酒储存13万吨,浓香型白酒储存8万吨。

在赤水河畔,古蔺县二郎镇吴家沟内,郎酒1.7万吨生产基地续建项目正在加紧建设。该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新建近30个酿造车间和3个大型制曲车间。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先建6个酿酒车间,建筑面积约7500平方米;2个制曲车间,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

“截至8月底,我们已经有6个酿酒车间完工,预计10月份可以投产。”据古蔺县二郎名酒名镇开发区服务中心主任罗兴春介绍,整个项目完成后,预计酱酒产能将再提升50%左右。

郎酒集团董事长汪俊林表示:未来五年内计划投资100亿元,建设郎酒庄园和提升产能。郎酒庄园集参观、度假、品酒以及销售等功能为一体,力争在2020年基本形成接待能力。

服务保障:酒业园区顺利实现双过半

在中国白酒金三角酒业园区内,四川中科玻璃有限公司车间的数条生产线上,女工们正在挨个检查刚生产出的玻瓶是否有瑕疵。在这里,她们每人每天平均要检查上千个瓶子,并快速装箱,运至下一站。

生产线上的繁忙衬托企业的兴盛。今年上半年,四川中科玻璃有限公司实现了1.2亿元销售,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他们的预期。

酒业园区内像中科玻璃这样的企业不止一家。今年以来,酒业园区紧紧锁定“六大攻坚”工作目标,强力聚焦“打造千亿白酒产业”工作部署,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园区经济呈现出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

中国白酒金三角酒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刘淑兰介绍,园区今年共重点推进省、市重点项目11个。1-9月,园区11个重点项目预计可完成投资33.62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76%;园区预计可实现产值和服务性收入620亿元,同比增长23%;利税总额96亿元,同比增长18.5%。

抢抓机遇:中小酒企逆势回归

当前,白酒市场呈现逐步回暖态势,白酒产业发展也迎来了新一轮发展“春天”。抓住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川酒振兴计划”以及泸州市打造千亿白酒产业的机遇,全市各区县开始发力。

“千亿目标的达成,既要有龙头酒企示范引领,也需要广大中小酒企夯实发展基础。” 泸州市酒业发展促进局党组书记、局长任晓波介绍,除了龙头企业外,还助力绿地酒业、环球佳酿及“小巨人”企业加快成长。力争在2-3年内,形成20亿级的仙潭、10亿级的玉蝉、沈酒、巴蜀液,5亿级的山村、名泉、羽丰桂康和若干户1亿级酒类企业梯队;推进中小酒业“上云发展”“抱团发展”,突出产品个性,走“专、精、特”发展之路。构建以产区品牌为核心、企业品牌为支撑、园区品牌为载体、原酒品牌为基础的国内特色、世界知名产业品牌“航母战斗群”,建成优质白酒的品牌集聚区,让泸州产区真正成为优质白酒原产地的代名词。

任晓波谈到,泸州市正全力发挥原产地优势,支持小巨人品牌企业成为区域强势企业,壮大中小企业成为千亿白酒产业新的增长极。

电子信息产业 剑指千亿不是梦

华为四川大数据中心

依托泸州国家高新区、泸州长江经济开发区、江南科技产业园和纳溪经济开发区4大园区,泸州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从无到有,并取得明显实效,这都离不开高质量的招引和全产业链的培育。

发展千亿电子信息产业,绝不是一句空话。

2018年,泸州市聚焦“一业四园”产业布局,重点依托高新区、长开区、江南科技园和纳溪经开区4个主战场,大力引进研发设计类、整机制造类、关键零部件制造类、供应链金融企业,产业基础逐步完善,智能终端全产业链逐步构建,泸州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取得了新突破。今年1-6月,全市智能终端规上企业28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8.26亿元,同比增长302.7%;大数据、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71亿元,同比增长205%。

高质量发展电子信息产业

在明德亨电子科技车间里,电脑机器手臂不停转动,400多米长的流水线上只有几名运维人员在值守,由该企业独立自主研发的国内晶体行业首条智能化生产线已运行。

这条新建的生产线采用工业4.0智能制造系统,属于明德亨完全自主开发、具有自有知识产权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据该公司总经理李强介绍,这条智能化生产线的建成投用,标志着我国压电晶体行业智能化生产线实现零的突破,打破了日本、韩国等一线厂商在该行业的垄断地位,并具有定价权。运用这个平台后,生产效率可提高130%,人工成本可下降57%,生产成本也将下降27%。其设备生产效率远超日韩同类设备的20倍,提高了公司的生产效能和企业效益。

北斗导航四川服务中心的总部基地已动工修建,据总经理胡景哲介绍,为了公司的长足发展,新建总部基地占地31亩、总建筑面积48000平方米,集北斗数据中心、应用中心、研发中心、展示中心、交流中心、公共服务平台等6大功能于一体。

目前,北斗导航四川服务中心正推进“北斗+”应用试点。按照2018年10月9日泸州市政府办关于北斗四川分中心北斗+应用推进专题会议精神,公司正积极推进“北斗+公共安全视频联网监控”“北斗+智慧新监管”“北斗+智慧城管”等项目的“北斗+”示范应用搭建。

2019年是泸州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关键之年,围绕到2020年实现千亿产业的目标,坚持“全产业链发展、全要素保障、全过程服务”工作思路,泸州电子信息产业正往高质量方向发展。

培育全产业链电子信息产业

探索“龙头+配套”产业招商模式,统筹全市资源,围绕全产业链发展,是泸州做大做强千亿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举措。

在泸州国家高新区标准化厂房内,泸州云丞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所生产的智能手机、智能穿戴式设备、智能家居、汽车智能中控、无线互联应用、智能教育等领域的电子产品琳琅满目。

云丞聚并不满足目前的生产现状,做大智能终端产业是该公司未来的发展目标。该公司副总经理童培说,云丞聚智能终端全产业链项目(二期)建设正在推进,预计今年底完工。届时,云丞聚还将新建6条生产线,除了对现有生产线进行升级,还将引进相关配套厂商,完善智能终端企业的产业链。

千亿电子产业可不是一个小数目。泸州还将在“龙头企业带动计划”“规上企业倍增计划”上下功夫,强化对现有企业的精准服务,培育企业做大做强。

以智能终端设备全产业链研发制造为主的电子企业,泸州天诺科技公司除生产4G儿童手表、智能门锁、4G音箱外,还自主研发智能LED显示屏、透明屏。据该公司制造中心副总经理陶山春介绍,公司研发制造基地项目总投资10亿元,将分两期投资建设,投产后5年总产值将达到200亿元。

今年,除了规上企业倍增,全市电子信息产业将集中力量引进一批辐射带动作用强、行业竞争力大的品牌龙头企业落户,培育20户企业升规入统,争取鑫王牌科技产业园、摩达通讯智能终端生产基地等一大批项目早日落地。

新兴产业

爆发“吸金”增长点

今年以来,泸州市新兴产业的表现尤为抢眼。

“老将”发展稳健,“新兵”未来可期,泸州市新兴产业随着一批后起之秀的涌现,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爆发。

新材料市场后劲十足

眼镜镜片,照相机镜头,冰箱的冷冻室抽屉,这些人们日常的生活用品都会用到一种重要的材料——聚碳酸酯,这种简称为PC的工程塑料,用途极其广泛。

让人想不到的是,这种新材料正在成为泸州市新兴产业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中蓝国塑新材料聚碳酸酯项目一期工程,位于合江临港工业园区,可年产20万吨聚碳酸酯。自今年5月正式生产出优质产品以来,到现在已经连续生产50天,产出的7000吨产品全部投入市场。至此,我国有了第一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化PC生产线,打破了西方发达国家长久以来的技术垄断,填补了国内聚碳酸酯国产技术应用和工业化装置建设的空白。

聚碳酸酯项目分两期建设,将建设年产60万吨聚碳酸酯等生产装置,于2020年全面建成。其中,一期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实现年销售收入33亿元、利税4亿元以上,将成为泸州市新兴产业中后劲十足的新经济增长点。

这一项目通过利用四川天华股份有限公司富余产能,不仅实现了自身的发展,也推动了老牌化工企业——泸天化集团转型发展,为企业发展带来新的生机。

现代医药“老将”稳健“新兵”强劲

面对全国上下医药行业重新“洗牌”的格局,泸州市现代医药产业却越战越勇,表现十分抢眼。今年上半年,科瑞德等“老将”表现依然稳健,维思达等“新兵”发展势头强劲。

科瑞德致力于中枢神经领域的药品研发、销售,产品始终保持行业领先水平。今年上半年,科瑞德的发展依然稳健,仅1-5月,科瑞德就完成工业总产值约2.7亿元,同比增长49.06%。

除了“老将”的稳健发展,现代医药行业后起之秀也不容小觑。维思达,是一家主营骨科医疗器械的现代医药企业,算是现代医药领域的“新兵”。但这名“新兵”发展潜力极大,企业正携手西南医科大、华西医院等优质资源,今后不仅能为西南地区病患提供量身定制的骨科医疗器械,还将把3D打印运用到生产中,造福病患。

2015年成立的维思达,今年已正式投产。今年6月,维思达又启动了一条骨科高附加值耗材生产线,预计2020年底投产,将用于各种手术后切口感染,将加快创面愈合、降低抗生素使用量,从而减轻病患的痛苦。目前,维思达两个二类产品已进行批量生产,预计8月底进行销售。4个三类置入产品的注册资料已向国家食药监局提交,9个三类产品资料已准备就绪。2021年该项目达产后,系列产品生产总值可达2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20个,带动上下游产业链近5亿元。届时,项目带来的经济效益将日益显现。

从“天长地久”到“三大千亿”现代产业体系,泸州实现了传统产业“有中更优”,新兴产业“无中生有”,产业体系已经从单一结构走向百业兴旺。

“发展‘三大千亿产业’已经成为泸州市精准落实全省构建‘5+1’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任务。全市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奋斗目标,聚焦落实六大攻坚行动,全力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泸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总经济师钟梦告诉记者。

目标既定,令人振奋。

泸州工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已经开启,必将乘风破浪,一路远航!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庞玉宇

(图片由泸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提供)

江南科技产业园创新创业中心

新闻推荐

多部门联合 走进校园送爱心

本报讯(古诗琪龙意记者曾臻)近日,古蔺县法院联同团市委、团县委以及泸州爱尔眼科医院、古蔺县传承爱心协会的志愿者们,共同前...

古蔺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古蔺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