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溶洞农家乐 办农旅专合社 返乡创业 他带领乡亲共同致富

川江都市报 2019-02-01 09:30 大字

张赞果园里的甜橙成熟了

团结互助之美

在外辗转打拼多年后,张赞放弃大城市“灯红酒绿”的生活,回到泸州市古蔺县二郎镇老家,和乡亲们一起谋发展。近年来,在他的带领下,村里成立了“农民促进协会”,为当地农旅融合、产业扶贫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 川江都市报记者 曾刚(受访者本人供图)

故事

回乡创业 溶洞内开起“农家乐”

从古蔺镇前往二郎镇的路上,有家开在悬崖边的农家乐,名叫“赤水河公社休闲部”,老板就是今年45岁的张赞。

“在大都市辛苦打拼多年后,我2007年回到古蔺。家乡郎酒厂、习酒厂等大企业的飞速发展,让我捕捉到一丝商机:何不围绕本地特色产业开办一家农家乐?”张赞说,明确发展思路后,他决定在距离太平古镇7公里、郎酒厂5公里的一处天然溶洞内办农家乐。

2011年,镶嵌在悬崖边溶洞内的“赤水河公社休闲部”应运而生。依靠诚信经营,农家乐很快获得顾客的高度认可,并带动起周边农户共同发展。“大家一边在‘公社’打工,一边种植绿色蔬菜定向销售,每年可以增加收入近万元。”张赞介绍说。

成立专合社 “有钱大家一起赚”

事业发展有了起色后,张赞又发现老家村子里的良田沃土撂荒现象严重。经过反复思考,他在老家柏杨坝成立起“农民促进协会”,组织村民理清发展思路,并倡导大家修建起一条2公里长的“产业促进路”,将不通村组的几条“断头路”接通。

2014年,“农民促进协会”主导成立柏杨坝种养专业合作社,提出让所有社员参股分红,“有钱大家一起赚”。

张赞坦言,协会推进过程并不比开办农家乐轻松,“村民顾虑多,既担心没钱赚,又怕老板跑路血本无归”。

为此,专合社规定所有固定资产计入股份,按“出资额度+入股土地折价=股份百分比”的标准量化到人,且每人出资最高额度不超过1万元。

“没有真正的大股东,大家受益比较平均。即便合作社经营不下去,清产核资还清债务后,土地上所有附着物也都平均分配。”张赞表示,如此一来,村民们都感受到了公平,参与热情大增。截至目前,专合社土地入股率达89%,惠及农户170余户700余人。当地村民通过土地和资金入股,又在专合社打工获取报酬,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专合社成立不到一年,10家低保户已实现脱贫目标。

要彻底除“穷根”,还得增强内生动力。张赞介绍,“农民促进协会”每年都要组织一两次村民外出“见世面”活动,并不定期开办农业技术、农业管理知识培训班。

2016年,柏杨坝种养专业合作社更名为古蔺县二郎镇柏杨坝农业旅游专业合作社。张赞和乡亲们开始探索由单一的种养模式向农旅融合转型,借助毗邻美酒河景区的天然优势,融合一三产业互动发展,利用乡村振兴的契机带动村民致富增收。

2017年,专合社种植的花椒首次投产便实现产值20余万元;套种的中药材产值达40余万元,桑葚酒销售收入突破20万元,摆脱了靠贷款维系运转的日子,实现了自身“造血”。

专合社成立以来,先后荣获市级示范社、省级示范社、省级特色业态等称号;张赞也被评为四川省返乡创业明星,并于2016年当选为古蔺县人大代表。

心愿

继续铆足干劲 建设美丽新农村

张赞说,农旅产业投资大、回报慢,但只要市场对位,就能够收获到持续的回报。现在,中央、省市都在大力支持农业农村发展,在诸多政策红利支撑下,他一定会继续铆足干劲,和乡亲们一起把家乡建设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美丽新农村。

新闻推荐

古蔺县 “百村春晚”助力脱贫攻坚

本报讯(朱茂记者吴娟)在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古蔺县117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将以“我脱贫感党恩”为主题,广泛开展“百村乡村春...

古蔺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古蔺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