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她用“严厉”诠释大爱 追记因公牺牲的古蔺县文化体育广电旅游局扶贫干部余芬(下)

泸州日报 2017-12-29 11:58 大字

■丁政鑫 马元宏孔芒

“没有四伯娘,就没有我的今天。她对我有再造之恩。” 陈川飞是余芬的侄儿。他含着泪告诉笔者,“我是一个曾经流落社会上的人,被四伯娘硬生生地拉了回来,她给我吃住,让我读完初中,读完高中,进入大学,直到就业。”

余芬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扶贫干部、单位的一位骨干,更是一位优秀的母亲,用她的言传身教,用她的良好家风,给亲朋好友营造了有温度的小屋。余芬的丈夫是一位有名的骨科医生,她用苛刻的“严厉”,让丈夫保持最好精神状态进入手术室,确保手术成功率达100%,诠释人间大爱。

30平方米爱的教室,成长了4个大学生

余芬出生在农村,家有四姊妹,她排行老二。她从小就感受到生活的艰辛与不易,对扶贫济困有着更深的理解与认识。2006年,大姐夫因病去世,留下三个衣食无靠的儿女,生活艰难。丈夫陈开政同样出生在农村,共有八姊妹。陈开政哥哥因病去世,嫂子改嫁,导致侄儿陈川飞小学毕业就早早步入社会。

1999年,余芬的母亲去世后,余芬成了婆家、娘家、自己小家的主心骨。20多年来,她是家中老人的精神支柱,孩子们的励志榜样。

身教重于言教。在余芬的家里,除了必备的一些生活用品和家具外,最显眼的就是那一摞摞砖头厚的书。妹夫陶丰华说:“她们家没有耍手机的习惯,除了正常的吃饭、聊天以外,最多的时间就是读书。”陈川飞还说,“只要有我在,四伯娘从来不会在家接待客人。”在他休息或看书时,她都会轻手轻脚,为给他营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让他不被打扰。

余芬的大姐夫去世后,她接来了姐姐和姐姐的三个孩子,加上她家的三口人,一起挤在不超过30平方米的职工宿舍里,四个孩子此起彼伏的读书声,充满着整间屋子;一家人围坐一起共论书籍,分享精神食粮……孩子们给这间简陋而不失去生气的屋子取名为“爱的小屋”“爱的教室”。

在余芬夫妇的影响下,家人也都纷纷喜欢上了书籍。在余芬夫妇的影响下,孩子们不打麻将,在工作和学习上都勤奋、刻苦。

“我妈妈平时很忙,但她每月都会给我打电话,把我上下课的时间设成闹钟。她每一件事都记得。在我成人礼上,她送了我一张光碟,搜集整理了我从小到大的所有照片。家族中的孩子,都是他一手带大的,她为这个家族的工作生活花费了很多功夫,操尽了心。”余芬儿子陈喆见到记者,不住流泪。

爱好文学的余芬多数时候都是用书信与儿子交流。

在翻看书信时,拳拳慈母心溢于字里行间:

“儿子,十八岁前,你一直不懈努力,保持着不断向上发展的势头,我们非常欣慰;十八岁后,你一定要继续保持这种势头,发展更好更优秀!”

“你进入成人后的第一次考验就是高考。希望你用淡定、坦然和乐观的态度,用平常心看待高考。无论结果如何,你都是成功的!

……(下转第三版)

新闻推荐

泸州海吉星: “销地+中转” 围绕农业做实民生 访泸州海吉星农产品批发市场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坚

泸州海吉星农产品物流园水产交易区。本报记者戴国良摄泸州海吉星农产品物流园蔬菜交易区。本报记者戴国良摄深圳市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农产品流通领域唯一一家上市公司、首批国家级农业产业...

古蔺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古蔺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