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第二届农交会闭幕 现场成交2亿 吸引各地客商及群众2万余人次参展

川江都市报 2017-12-22 11:51 大字

市民从四面八方赶往农交会“淘宝”市民在农交会上选购心仪的商品

◎ 川江都市报记者 杨敏 实习生 李洪名 摄影报道

本报讯 18日上午,中国(泸州)第二届农产品交易博览会(以下简称农交会)在泸州海吉星农产品物流园开幕。昨日是农交会最后一天,市民纷纷从四面八方赶往农交会“淘宝”。下午2时许,川江都市报记者在现场看到,部分备货较少的商家已销售一空,只剩下少量农产品用作展示。记者获悉,本届农交会共吸引各地客商及群众2万余人次参展,现场成交额达2.05亿元。

昨日的农交会现场,商家们摆展的铺位铺成一字长龙,一眼望不到头。现场还有特展区、美食街,各式各样的农产品和美食让人目不暇接。

黄粑、麻辣鸡、真龙柚、古蔺面……各种各样的本地特色农产品摆满展台,商家热情地邀请大家先试吃再购买。很多市民在试吃之后,纷纷掏出钱包。

在古蔺特装展厅,展架上摆着不少古蔺面、古蔺麻辣鸡的的包装盒和袋子。销售人员段永莲告诉记者,这些全是空包装,面条、麻辣鸡、干笋等已全部销售一空。由于古蔺面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每年带来的面条都非常好卖,仅昨日上午就卖了近700斤。

来自泸县的水豆豉展位前同样围满了人,销售人员吆喝着“10元一瓶”,引得众人纷纷掏钱购买。在合江一展位前,一位老大爷正忙着挑选青果,他告诉记者,这里的青果只要3元钱1斤,而市场上普遍要8-10元钱1斤。

据了解,这些本地商品除了质量上乘、货品新鲜外,价格一般都比当地市场上的更便宜。商家们表示,作为本土优秀农产品参展,品牌宣传比销售还重要,所以有些商品价格比市场上低。

不少市民逛完农交会,都满足地拎着大包小包的“战利品”出来。家住茜草的冯先生背了一背包、拎了一挎包,还另外提着几袋农产品,却仍觉得意犹未尽。“去年就是来晚了,很多东西都卖得差不多了。这次吸取教训,一大早就过来了。”看样子,冯先生是有备而来,满载而归。

记者在现场随机采访了几位市民,反映最多的就是农交会“展会时间太短,没逛够”。“明年还会来!”家住小市转角店的市民许女士的话,代表着不少市民的心声。

新闻推荐

年底 保姆小时工紧俏身价上涨

■本报记者李雪飞每到年底,市民都会一边忙着置办年货,一边辞旧迎新筹划着给家里来个大扫除。虽然离除夕还有一个多月,但“年味”在家政服务业已经初显。近日,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城区家政市场已出现“...

古蔺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古蔺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