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不忘初心 肩扛使命 ——记泸州老窖企业文化中心电视台新闻组组长陈涛

泸州日报 2017-09-20 16:50 大字

■川江都市报记者 陈新语   

陈涛,泸州老窖企业文化中心电视台新闻组组长。5年多来,他带领新闻组同事完成公司大事要事拍摄制作任务1000余次,形成珍贵的视频资料库。面对工作成绩,陈涛却说:“这是大家的功劳,我只是这个新闻组当中普通的一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陈涛说,他本不是科班出身,大学主修专业是法律和新闻,主持只是一个爱好。初到单位时,一次偶然的机会,单位领导得知陈涛喜爱播音主持,就对他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就要去钻研。”从那时起,他便开始自学播音主持。

陈涛告诉记者,第一次录音的经历到现在还记忆犹新。“正常录一段画面和音频大概就5分钟左右,我第一次录了大概2个小时左右。虽然大家都跟我说没关系,但我还是如坐针毡,满脸通红,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

意识到光靠自学很困难,陈涛便在每次开机时,同步将图像与学习播音主持的朋友进行视频,让朋友在观看后给自己提出建议,并记录下来。到了晚上休息时间,他再通过观看大型电视台主持人的节目,参照朋友所提出的建议进行学习,光是记录自己的错误和建议的笔记本,陈涛就用了好几本。

经过努力,陈涛考取了全国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A级,并先后被评为“泸州老窖公司劳动模范”、“泸州市国资系统优秀共产党员”、“泸州老窖公司优秀共产党员”等。即便取得了如此成绩,陈涛依旧不懈学习。“一直到现在我都还坚信老领导告诉我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我觉得就是这句话给了我前进的勇气。”陈涛说。

“不忘新闻工作者肩负的职责和使命”

作为一名新闻播音主持,陈涛说除了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以外,新闻工作者所肩负的职责和使命时刻都不能忘。

古蔺县龙山镇向田村是泸州老窖公司帮助的扶贫村。2013年,陈涛跟随单位领导来到这个偏远的贫困村。村里泥泞的道路、村民家破旧的房屋……种种情形,都触动着他的内心。

从向田村回来,陈涛对在当地的所见所闻久久不能忘怀,虽然自己也在通过各种方式帮助贫困户,但个人的力量始终微薄,他默默地决定,要通过一档节目,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当地的情况,去帮助村民们走出困境。从这个时候开始,只要自己有空,他就会跟着单位同事一起到村上询问情况,并用摄像机将村里的一点一滴记录下来,制作成节目播放出去。节目播出后,许多同事和朋友都打电话来询问当地的情况,并表示愿意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

陈涛说,现在的向田村,虽然距离现代化村落还有一定差距,但每当看到村民脸上因为生活越来越好而露出的笑容,心中就有莫大的成就感。“通过我的宣传报道,让他们能够得到更多的帮助,我想这就是新闻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陈涛说。

新闻推荐

国家开发银行行长郑之杰到古蔺调研脱贫攻坚工作指出 重点抓好产业发展 确保贫困户有稳定收入 刘强陪同调研

本报讯(胡双)9月12日,国家开发银行行长郑之杰一行到古蔺县调研脱贫攻坚工作。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强陪同调研。在古蔺县永乐镇麻柳滩村,郑之杰了解该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情况,并到贫困户姜光金...

古蔺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古蔺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