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优势,依托产业就业致富 ——访太平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游钦峰
■本报记者刘林
【背景】2014年,古蔺县太平镇共识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876户3432,贫困村3个。其中贫困程度较浅的124户541人已于当年脱贫。
2015年,实现贫困人口253户1005人顺利脱贫。2016年,193户774人实现脱贫。今年预脱贫186户,642人,一个村退出贫困村序列,其中贫困户27户89人。
记者:太平镇是古蔺县的旅游、工业、农业重镇,结合镇域规划和发展,太平镇的易地扶贫搬迁思路是什么?
游钦峰:太平镇依托旅游、能源、酒业、交通等独特优势,确定了“人往山下走上楼、依托产业就业来致富” 的易地扶贫搬迁总思路,推动贫困地方群众入园区、进场镇,从农民变市民,实现易地扶贫搬迁后可持续发展。太平独特的基础条件和环境,也能够承载大规模的村民搬迁。
记者:太平镇是如何推进易地扶贫搬迁的?
游钦峰:太平镇严格按照搬迁对象识别要求,落实搬迁对象识别八个步骤:全面宣传动员、自愿申请、调查摸底、民主评议、村级初审、村公开公示、镇审核公示、县级备案存档。易地扶贫搬迁对象确定后,镇、村干部对照每户情况一户制定一策,对每户搬迁选址、地勘、设计等方案进行逐户现场论证,同时,对搬迁后的后续产业进行统筹规划。
太平镇易地扶贫搬迁需要安置230户823人,三年任务两年全面完成。第一批,2016年已经安置64户244人,其中分散安置17户68人,潭酒小镇一期聚居安置47户176人。第二批,2017年计划166户579人,其中潭酒小镇二期63户213人;古镇新区103户366人。目前这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太平镇对分散安置实行统规自建,专人跟踪。对聚居点的外形风格、户型布局、绿化等进行全面综合考虑,并结合太平古镇文化、酱酒文化注入相应元素。还成立专门联建委员会,镇村组、搬迁贫困户代表全程参与建设过程,对基础、主体、装修等提出建议意见15条,施工单位都一一回应进行整改完善。
记者:你们是如何做到确保村民安心入住,并且让村民在生产、生活、习惯上有所转变?
游钦峰:这一点,可以概括为“三转三优”,让村民走上小康路。一是村庄转社区,优化生活环境。太平镇成立了易地扶贫搬迁潭酒小镇居民小区,小区选定小组长,每栋楼选定楼栋长,设立公共服务岗位,镇、村提供“无偿物业服务”,打造易地扶贫搬迁示范小区。
二是农民转工人,优化生产效率。分类采取“四个定向”措施:第一类,大型企业定向输入,依托大型企业确保贫困户有收入、稳得住,分别与仙潭酒厂、煤矸石建材厂等签订了易地搬迁贫困户就业培训用工合作框架协议,先后安排50余人就业,人均月工资2000元至3000元。第二类,产业基地定向安排。分散安置的有一定劳动能力的人群主要规划落实到中药材基地和蔬菜基地就近务工,安排20人,每人每月平均收入达2000元。第三类,自主灵活定向引导,在县内过境要道石鱼路沿线和潭酒小镇小区灵活就业,实现增收。第四类,政策兜底定向保障,没有劳动力的87人通过政策兜底或安排公益性岗位,解决最低生活保障。
三是贫穷落后转文明先进,优化人文环境。村民们搬下来后,我们积极组织丰富的文化活动,开展“四心教育”:即常怀感恩敬畏之心,让别人的劳动成果获得尊重,让社会更加有序;常怀荣耀廉耻之心,弘扬传统美德,发扬社会公德,让家庭充满爱;常怀家国家园之心,提倡爱党、爱家、爱国,做好公民、好群众、好百姓;常怀公平正义之心,践行“八个倡导”,落实“八个革除”,先后组织开展群众集体劳动8次,群众坝坝论坛12次,进一步引导群众改变生活习惯、树立文明新风。
新闻推荐
本报讯(孙瑗汪朝源)6月23日,江阳区蓝田街道机关支部的党员们来到古蔺县太平镇,开展“支部结对子·党员手拉手”城乡党建结对、助力脱贫攻坚活动,向高笠村党支部捐赠了5万元结对帮扶资金,并向10户困难贫...
古蔺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古蔺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