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扶贫扶基础 脱贫靠产业

四川日报 2016-05-05 00:02 大字

——泸州市古蔺县古蔺镇***工作实录

□蔺宣图片由古蔺县古蔺镇人民政府提供

春风宜人,四月芳菲,在古蔺县古蔺镇广惠村的乡间里,村民们正热火朝天地平整着公路路基,村支书黄德辉也是其中的一员,黄支书说:“再有半个月,我们广惠村的路基就可以平整完毕,然后就可以向镇上申请补助,进行路面硬化,到时候,一条崭新的水泥路将从国道上直接连接到广惠村。”

广惠村是古蔺镇5个重点贫困村之一,全村有贫困户127户、贫困人口392人。广惠村之所以贫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交通条件落后。古蔺镇地处乌蒙山区,交通条件落后是各个村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前,村级水泥路的修建都只能是“等、靠、要”,除非县级有规划有资金投入,村级公路才能动工修建,但全县需要修建村级水泥路的村还比较多,完全“等、靠、要”的话根本不能及时解决群众最迫切的需求,特别是在贫困村中,基础设施不完善,就会导致很多有前景、能脱贫致富的项目不能及时落地。为了改善这一情况,当地政府经过细致调研,决定把基础设施建设和脱贫攻坚工作相结合,提出了“村民自主+政府扶持”的基础设施建设模式,即群众通过群众会,自己决定是否对村级公路进行硬化改造,如果群众会上有90%以上的群众支持进行硬化改造,村上就帮助群众写申请向镇政府提交硬化改造请求。镇政府会在5个工作日之内,指派工作人员会同国土、交通运输等部门,到申请硬化改造的村进行相关评估。评估通过后,群众自发完成基础路基建设,建设完毕后上报古蔺镇政府,由镇政府验收合格后,给予材料、机械设备租金和一定技工工资等一次性资金补助,用于路面硬化及防护工程建设,镇政府组织技术人员对硬化过程提供技术指导,并对资金、工程进度及质量进行监管。整个建设过程不仅发挥了基层民主的作用,还充分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也带动基础设施建设的顺利进行。

据悉,古蔺镇自2014年探索实践农村公路建设新模式以来,累计实施通社、通居民点农村公路项目9个,建公路里程36公里,累计投入资金1041万元,其中镇级资金723万元,占69.5%,群众筹资筹劳318万元,占30.5%。政府资金杠杆作用明显,农村交通基础条件改善进度大幅加快,实现了“用最少钱,办最多事”“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的目的。同时,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贫困村交通问题,使脱贫致富项目及时落地,促进了贫困村群众脱贫致富。

除了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外,古蔺镇还针对每个贫困村制定了切合各村实际的脱贫减贫规划。古蔺镇长岭村也是重点贫困村,长岭村海拔680—1300米,海拔落差大,全村有耕地2130亩、林地6000亩、荒山5000亩,森林覆盖率较高,土壤以沙壤为主,共有贫困户93户、贫困人口340人。长岭村根据实际,决定以特色产业发展作为脱贫致富的主要路子,制定了“公司+专合组织+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重点发展脆红李、核桃、中药材种植,林下土鸡、牛羊猪养殖的生态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同时,镇政府针对长岭村每一贫困户的具体情况,又制定“一户一策”产业发展规划。张登芳是长岭村4组村民,家庭人口3人,有林地2.8亩,根据张登芳家庭实际及其本人意愿,镇政府为其制定了林下土鸡养殖这一脱贫产业。镇政府引导张登芳和村支部及专业合作社合作,三方签订林下土鸡养殖收购协议,村支部负责协调和指导土鸡养殖,合作社提供鸡苗、技术指导及土鸡出栏后的回购,而张登芳则提供场地、饲养管理。目前,在专业合作社的指导下,张登芳用围栏圈定靠近其房屋所在地的林地两亩,用以建设土鸡饲养场地,已投放鸡苗200只,预计年底收入16000元,实现收益4000元。

据了解,在古蔺镇像张登芳这样的贫困户还有不少,镇政府以“一户一策”的产业发展理念,为他们制定了符合实际的脱贫规划,有的种植蔬菜,有的养殖猪牛羊,有的加强劳务培训。同时,镇政府还制定一系列脱贫减贫的优惠政策,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引导贫困户积极参与,最终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

古蔺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古蔺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