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最后一代背盐工 如今是书法家
胡才良的小学课本为宣统二年出版
当背盐工时的胡才良
今年84岁高龄的胡才良,家住泸州市古蔺县二郎滩,是当地出了名的“文化人”。15岁至18岁,胡才良曾做过泸州最后一代背盐工,14岁时念过一年私塾。虽然过去了近70年,但胡才良至今都将当年的课本保存在家中。这些课本,不仅有清代宣统二年出版的《琼林幼学》,还有后来的《新编幼学》,都是“老资格”的私塾课本。对少年时的课本,胡才良珍爱有加,经常会拿出来翻看、温习。靠着读私塾打下的基础,胡才良如今已成为当地著名的书法家。
20世纪40年代泸州私塾要教《琼林幼学》
胡才良,祖籍江西,是个土生土长的古蔺人。今年已84岁高龄的胡才良,戴着一副眼镜,经常穿一身用蓝布制作的中山装,虽然身体瘦弱且患上有哮喘病,与人聊天时也要助听器才能听清,但老人精神矍铄,谈起当年的求学岁月时也会变得激动不已,因为当年条件艰苦,极少有人能够进私塾读书。
“1946年,我14岁,读了一年私塾,学的是清代宣统二年出版的《琼林幼学》卷一、卷二课本,封面上的字是我父亲写的。”胡才良说,他原来的名字叫“胡才梁”,是他父亲取的名字。读了一年私塾后,胡才良觉得这个名字不好,“我想一生都当好人,就自己把姓名改成了‘胡才良\’。”
胡才良介绍,除了《琼林幼学》外,他读私塾时还学习了《新编幼学》,这本课本的封面上,有他父亲用毛笔题写的书名,“父亲的遗迹珍贵,至今还我珍藏着”。说到兴起时,胡才良从自家的书房内找出了这些课本,并翻开课本抑扬顿挫地诵读起来,颇有一番古代文人的韵味。
“20世纪40年代,泸州的私塾数量不多,我们这里当时就有一个,在太平古镇。”胡才良介绍,与现代的学校不同,那时的私塾课堂都是学习古文,先生首先要教学习熟悉古文音韵格律,再教古代的经书典籍,不花功夫是学不懂的。“所谓的四书五经,都是入学后最基础的课程,现在的学生都要上中学后才能学得懂。”
坚持习书修身曾是泸州最后一代背盐工
胡才良童年时家境贫穷,有时连大年三十也无米下锅。“那个时候,我的父亲胡俊生是个司秤先生,母亲没有工作,弟弟又是残疾人,全家的支出都要靠父亲微薄的工薪来维系。”胡才良说,为了挣钱补贴家用,年仅15岁的他成了一名背盐工,没想到后来却成了泸州最后一代背盐工。
“在二郎滩背了3年盐巴就解放了,后来就过上好日子了。”胡才良介绍,当年的背盐少年被统称为“背盐工”,当时的太平镇上有十多个少年都是“背盐工”,但如今还健在仅有杨应如和他了。杨应如几年前搬到了古蔺县城居住,如今已因年事太高,患上了老年痴呆,其余的“背盐工”均已离开人世。
“背盐路线是:从二郎滩渡口出发,背进盐号,又从盐号背盐出来,沿黄荆坝顺河走赤水河上游,经中渡、转嘴、蜈蚣岩上渡船,再过赤水河抵达贵州马桑坪交盐号,30里盐道异常艰苦。”胡才良会议,背盐的途中,仅有蜈蚣岩下由1艘特别小的渡河船只,能挤进10来个人,背盐工只能靠这艘小船过赤水河。
受父亲影响,胡才良20多岁开始练习书法,其作品却从未参加过书法展览,因此只有当地人知道他是个书法家,即便是在古蔺县内也极少有人知道,太平古镇上还隐居这以为书法造诣较高的老人。胡才良说,他练习书法的目的,主要是修身养性,如今已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尽管年事已高,胡才良每天仍然坚持练习书法。
见证古蔺历史胡才良家曾住过长征红军
泸州著名历史学家董代富介绍,二郎滩在汉代时曾是夜郎古道上的一个驿站,当地的土著居民在这里生产出了“蒟酱名酒”。但因“夜郎古国”并不发达,这里的人极少与外界有往来。清代时期,出现了“湖广填四川”移民潮,来自江西一带的“胡氏”部族在这里安家落户,不仅带来了花灯艺术,还在太平古镇酿造出“清酒”,享誉赤水河两岸。
胡才良介绍,“胡氏”部族从明末清初开始进入古蔺二郎滩,大约有近五百年历史。胡才良介绍,据《二郎滩胡氏族谱》记载,明代洪武年间,“胡氏”部族从江西迁至湖北麻城孝感乡,清代康熙年间,移民到四川古蔺二郎滩胡家湾。如今,这里的古迹已经荡然无存,因为解放后已经全部改造成为郎酒厂的生产车间。
“胡氏后人很多,有的穷得叮当响,有的富得买山林。‘天位一房\’留在二郎滩祖业地,我就是天位一房的十二世后裔。”胡才良介绍,随着历史发展变迁,他家解放前变得特别贫穷。“1935年红军来到二郎滩时,我母亲盛情邀请红军住进我们家里,还把家中仅有的两瓶郎酒送给了红军。”胡才良说,那时他才3岁多,红军却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董代富华西城市读本记者曾业 摄影董代富
新闻推荐
小李与小王在古蔺县城准备见王家的家人网友供图小李(低头者)在古蔺县城与王家人见面网友供图2015年12月4日,家住泸州市古蔺县观文镇的女孩小王(化名),做出了一个决定:跟着她深爱的小李“私奔”...
古蔺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古蔺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