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杨楚群李咏雪本报记者孔芒中午点古蔺县丹桂镇政府

四川日报 2012-08-23 18:01 大字

□杨楚群 李咏雪 本报记者 孔芒

8月21日中午12点,古蔺县丹桂镇政府后院的食堂飘出饭香,26名工作人员下班后来此就餐。餐桌上摆着6个菜:回锅肉、青椒肉丝、凉拌猪耳朵、炒泥巴豆、炒茄子和一碗瓜儿汤。“所有食材都是一大早从菜市上采购的。按照八人一桌的标准计算,共30元。”丹桂镇党委书记陈元鑫说。

8个人中午饭才吃了30元!这个数据让人惊讶。但更惊讶的是,桌上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此低廉的用餐费不是特例,而是今年来吃饭的常态。“实行‘廉政灶\’,不仅吃得省、吃得饱,还吃得舒服。”

当下,很多地方都在建设“廉政灶”,但建成后运转问题却少有人关心。因为菜品无特色、监管不力等多方面原因,公务接待和干部职工用餐经费容易反弹。那么丹桂镇的“廉政灶”为什么越办越红火?

“五个明确”保证干部吃上放心饭

丹桂镇离古蔺县城近100公里,属半高山地区,是传统农业大镇。

未实行“廉政灶”以前,镇上在沿街餐馆进行公务接待和干部职工日常用餐。“看似风光,实则心酸。”陈元鑫说,镇上平均每年在公务活动中餐饮支出需要近十万元,给镇财政造成了很大负担。干部们下班后穿街走巷,共赴餐馆就餐,也受到了群众“领导干部天天下馆子”的质疑。今年以来,丹桂镇创新廉政建设方式方法,从细微之处着手建设“廉政灶”,让干部职工在机关食堂吃得放心,让正常的工作接待吃得上档次,奢侈浪费得到有效遏制。

为保障“廉政灶”顺利运行,镇上做到地点、程序、标准、菜谱和陪餐人员“五个明确”。即所有接待必须在政府食堂进行;所有接待必须经分管领导同意后,由党政办统一签发接待单和菜谱;每人每餐15元,不发烟,工作日中午不上酒;镇纪委制定各个季节的菜谱,材料均出自本地;陪餐人员不准超过二人。

特聘“掌灶人”让正常接待更体面

“廉政灶”开办以后,如何花最少的钱,做到让政府满意,干部欢迎,群众放心?

镇两委班子把“廉政灶”建设看作一件利于民心,利于党风、利于干部作风建设的大事。

首先是面向社会公开比选招聘 “掌灶人”。镇上与“掌灶人”除签定聘用合同外,还附加签定廉洁合同,精细核算干部职工用餐、接待需求,明确菜品标准、补助事项,并与工资和经费补贴挂钩。

“秘诀有两点。一是在特色菜品上下功夫,根据本地出产菜品变化和地处高山野菜多、随手可得的特点,制定出不同季节的菜品和特色山野菜,让来客吃出特色。二是在味道上下功夫,精细烹饪,注重口感。这样才能节约资金,并让来宾满意,保证‘廉政灶\’的长久运行。”陈元鑫说。

“廉政灶”运行一年以来,丹桂镇基本杜绝街上营业性餐馆接待,节约支出费用约50%。同时,党委政府将节约出来的接待经费用于解决群众难题上,实行行政成本“瘦身”,民生工程“壮体”。这样一来,干群关系也更加融洽了。

目前,古蔺县正在全县各乡镇推广“廉政灶”的做法。

新闻推荐

第三组采访团古蔺纪行本报记者孔芒庞峰伟一瓶酒究竟有

——第三组采访团古蔺纪行□本报记者孔芒庞峰伟一瓶酒,究竟有多大的能量?2012年10月29日至31日,记者随“红色地标展新颜”和“幸福新村新生活”大型主题新闻采访活动第三组采访团来到古蔺找寻答案。...

古蔺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古蔺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