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杨楚群本报记者孔芒作为全国第三批小农水重点县古蔺不

四川日报 2012-03-14 19:17 大字

□杨楚群 本报记者 孔芒

作为全国第三批 “小农水”重点县,古蔺不断创新财政支农方式,坚持“项目对接、集中连片、整体推进”的原则,加强财政小型农田水利资金的统筹安排和使用,既解决了项目交叉重复问题,又发挥资金规模集聚效应,带动了新农村建设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成片推进。目前,古蔺镇、德耀镇10余万群众首先受益。

统筹规划 整体推进

3月12日,记者在古蔺县古蔺镇联合村全国重点“小农水”建设工地看到,20多名村民正忙得热火朝天,快要修好的新桥大堰和象鼻子大堰直通田间,整治后的新池大塘蓄满了水,碧波荡漾。

这是古蔺县扎实有序推进 “小农水”建设,为农田疏通了“毛细血管”的一幕缩影。

位于古蔺河北面的古蔺镇稻香村,是典型的旱山村。2011年,“小农水”项目在该村投入资金320万元,整合公路建设资金380万元,农业综合开发资金260万元,以工代赈资金100万元,建成高标准蔬菜园区3000亩,仅此一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268元。

古蔺县创新建设组织形式,推进“小农水”工程建设“自主实施”。

德耀镇烂坝水库灌区协会在实施该灌区工程项目整治中,采取“一事一议”方式,争取国家财政补助资金315万元,组织受益区群众投劳2.8万余个,集资14.2万元,完成主干渠3.2公里,支渠6.8公里,末级田间渠道27公里,蓄水池12口,山平塘4口。

强化管理 村民受益

“原来我们这里每旱必灾,现在有了‘小农水\’,不仅今年春耕有希望了,还可以发展麻竹笋基地、水稻基地、蔬菜园区……”古蔺镇联合村村支书王良忠告诉记者,村里18口山平塘已经有14口整治后正式蓄水,崭新的堰坝,彻底改变了该村靠天吃饭的历史。

“小农水”工程的管与建同样重要。过去,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区原来的工程,不论是渠道还是山平塘、引水堰等,名为村社集体管理,实则无人管护。该县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谁负担”原则,制定管护细则,分类进行确权,颁发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证书》,确保工程产权明晰、责权明确、管护到位。

“现在我们有 《小农水工程建后管理办法》了,推选出了管理人员,解决了管理人员工资。两座堰坝近期完工后,我们再也不用为干旱发愁了!”联合村六组村民陈文俊欣喜地说,时下正值春耕备耕时节,水稻制种也正当时,有了“小农水”项目,他家的水稻制种产业也发展了起来。

新闻推荐

宜香四川省科技厅在成都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对宜宾市

“宜香1A”5月20日,四川省科技厅在成都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对宜宾市农业科学院等单位完成的“水稻高品质高配合力骨干不育系宜香1A的创制与应用”项目进行了成果鉴定,专家组认为,“宜香1A”在优质与配...

古蔺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古蔺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