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化学教学的几点体会
马菊平
要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提高效率,教师就应努力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课时少、任务重、内容分散及有些概念极易混淆等问题,使初中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灵活运用化学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就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点体会。
一、兴趣引路,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学生刚接触化学,好奇心与求知欲较强,对于变幻莫测的化学实验现象,往往有浓厚的兴趣。但当学到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和基本概念时,常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乏味,往往会把化学视为第二外语或认为化学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学科,有可能会使原有的兴趣消失。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知识的分化,使原有的,暂时的兴趣转变为稳定的,持久的兴趣,这是化学教师首先要解决好的问题。
在课堂上我根据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把化学知识按基本知识、难点、疑点分门别类编成不同类型的题目,举行化学竞赛,这也不失为一种加深巩固知识的好方法。另外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结合实际,尽可能地做一些有意义的实验,例如:在讲“绪言”时,我先避开书本,做了几个趣味实验,如“纸杯烧水”“小纸花变色”等,学生一个个睁大了好奇的双眼,然后我才引出新课内容。这样紧紧地扣住了学生的心弦,效果当然要比平铺直叙好得多。
二、灵活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在各种教师用书、师资培训教材中强调课堂教学应该是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学习的过程,学是内因,教是外因。这就要求教师灵活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在近年来的化学教学中,我经常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采用小组学习法,三个或四个人一个小组,分组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各小组也可根据教材知识自拟题目进行讨论。每次讨论结束后,或每组代表陈述讨论结果,或小组间相互交流意见。如分子、原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肉眼看不见,要靠学生发挥抽象思维、在立体空间想象中去领会,这对部分学生来说就容易产生学习上的障碍,对上述三种粒子的有关概念搞不清。教学中借助挂图、模型、影像动画,效果比教师过多讲述好得多,又便于学生对概念进行区分。其次是能更多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再现化学变化过程及其反应原理。
三、重视化学实验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生年龄相对较小,对问题的好奇心比较强,他们对于变幻莫测的化学实验现象,往往有浓厚的兴趣,因此,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为首要目的。在教学中我按照学习能力水平将全班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和编排,对实验化学中的难点问题进行合作讨论,每组派一个代表进行问题解答,共同交流,可以提高小组的活动效率和学习效率,促进每一个学生能力水平的发展。比如说,探究二氧化碳的实验原理,可以让学生自主设计装置,根据实验流程要求每个小组的学生明确分工,相互合作来完成实验,争取让每一个学生在实验中都有动手试验的机会。
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必须是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下才能真正做到。实践证明,通过实验性化学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观察理解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从而使学生真正投入到化学知识的学习中,体验化学带来的快乐。
(作者系西和县喜集九年制学校教师)
新闻推荐
郭育红作为一名班主任,在长期与学生相处的日子里深切体会到了宽容学生,关心学生,善于发现学生闪光点的重要性。宽容学生,理解...
西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和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