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洪魔抗争的14个昼夜 庆阳市森林消防大队赴陇南抗洪抢险记
实习生唐晓庆本报见习记者 米静
14个昼夜,上千公里,60名指战员,他们救孕妇、搜物资、清淤泥、架桥梁……多地转战,一路逆行,与时间赛跑、与洪魔抗争,在陇南文县抗洪战场上奏响一曲曲动人赞歌。
8月中旬,受连续强降雨影响,甘肃省陇南市降水骤增,导致文县境内白龙江水位暴涨,泥石流和江水涌入诸多民房,群众生命财产受到巨大危害。灾情就是命令,接到命令的庆阳市森林消防大队立即奔赴重灾区文县开展救援。
星夜兼程
火速驰援灾区一线
8月21日中午,庆阳市森林消防大队大队长陈平武接到机动命令:赶赴陇南灾区一线进行救援。其实,早在“七上八下”的主汛期到来前,庆阳市森林消防大队就做好了随时投入战斗的准备,参加任务的指战员、所需装备、车辆等,也都经过了多次的演练磨合。
接到命令的陈平武迅速集结队伍,下午14时,他带领60名指战员踏上驰援灾区一线的征程。
从庆阳到陇南文县,700多公里的路程,急行军、走夜路、大暴雨、路况不明,这对驾驶员来说,是一次极大的考验。有14年消防经验的班长赵永龙顾不上受伤的脚踝,主动请缨,义无反顾地坐上了驾驶位。
23日上午9时许,救援队安全抵达重灾区文县,映入眼帘的是洪水肆虐后的满目疮痍:道路严重损毁,居民屋舍被淹,商铺损失惨重……
不顾一路的颠簸和疲惫,大队指战员们根据上级的部署安排,迅速分为两个方向,投入抗洪抢险救灾战斗之中。
四中队到达尚德镇方向后,寻找低洼地带利用水泵进行抽水,同时对一些还泡在水中的居民生活用品进行转移冲洗。大面积的淤泥清理完毕后,指战员用水罐车、水泵冲洗路面和民房,并进行防疫消杀。
三中队到达堡子坝镇方向后,指战员利用附近冲倒的大树搭建便桥,装填沙袋对河岸进行加固,开辟出一条“生命通道”。
沧海横流,方显队伍本色;急难险重,乃见作风担当。全体指战员顶高温、冒酷暑、战风雨、踏泥泞,一次次直面风险,克服重重困难,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工具进行现场救援,在急流中筑起一道道“生命之舟”。
紧急救援
为孕妇打通生命通道
“请你们帮帮忙!”8月25日上午11时,大队长陈平武接到电话,堡子坝镇福场村一名临近预产期的孕妇被困家中,不能及时就医,孕妇情绪波动大,需要及时转移。
救援队伍紧急回临时驻地补给,由三中队中队长郭维恒带队,10名指战员组成突击队,踏上了打通生命通道的征程。
福场村位于群山深处,唯一一条进出的路当时已经被洪水阻断,电力、通讯全部中断,突击队只能在向导的带领下,利用绳索和砍刀,在布满荆棘的陡峭山林中摸索前行。
滑坡过后的山体,斜度超过70度,随时有山石滚落,每一步都得小心翼翼,队员们浑身扎满了麻椒刺,痛痒难忍,甚至出现过敏反应,但所有人都咬牙坚持着,时间就是生命,容不得半点松懈。
经过4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下午5点20分突击队终于赶到被困孕妇家中,随行医生对孕妇进行了简单检查,确定可以进行转移。因为害怕再次下雨增加转移难度,突击队决定连夜转移,由医生随行观察孕妇身体状况。
当天下午6点30分,转移正式开始。只能一人通过的羊肠小道一片泥泞,根本站不住脚,指战员们采用传送带的方式,半跪在地上,慢慢地人传人,向前运送担架。
道路狭窄,旁边就是悬崖,一不小心就会跌入深渊,但指战员们顾不上那么多,站在峭壁边缘用身体护着担架,遇到担架不能通过的地方,队员们用随身背的挎包铺出了一条坚实之路,护着孕妇步行通过。
11个小时的紧急援救,从白天走到黑夜,10名突击队员轮流抬着担架,翻越了3座山,徒步行进13公里,终于在8月26日凌晨1时42分,将孕妇安全送上早早在山外等候的救护车。
此时,突击队的每个人都全身裹满污泥,不同程度受伤,筋疲力尽且饥肠辘辘,但他们的脸上却满是幸福的笑容。
在孕妇家人们的坚持下,中队长郭维恒给孩子起名为“森雨”,孕妇郑重地将这个名字记在了胳膊上。
逆水而行
为被困村民搭建“连心桥”
在这场百年不遇的洪水中,文县堡子坝镇陶家坝村农田、桥梁被冲毁,大面积山体塌方、信号中断,被洪水、泥石流阻挡形成“孤岛”,大型器械、抢修车辆无法进入,村民生活物资得不到补给,随时都可能再次爆发的山洪、泥石流,威胁着村民的生命安全。
在这关键时刻,庆阳市森林消防大队的指战员们迅速赶到现场,经过一番勘察,决定和镇村干部、群众一起,利用附近冲倒的大树抢修搭建便桥,装填沙袋对河岸进行加固,转移被困群众。
方案确定后,指挥员立即组织实施救援,数十名指战员争分夺秒开始装填沙袋,手上磨出的血泡再次被磨破,汗水浸透了衣衫,大家相互加油打气,肩扛手抬,经过10余小时的紧张作业,2000多个沙袋整整齐齐地码在了大堤上。当地村民也纷纷前来相助,与队员一起肩并肩,有力一起使,用一块块石头垒起十多米长、3米高的桥墩。
然而,接下来的抢险工作仍然面临着重重挑战。“桥的搭建需要指战员们在河道两岸一边推,一边用绳子拉,共同协作完成,可眼前的马莲河水流湍急,指战员无法蹚河到达对岸。”就在此时,中队长郭维恒发现有一根从上游冲下来的圆木正好卡在河道中间,他便和副班长周家亮坐在这根圆木上,靠双臂紧紧抱着,努力维持身体平衡,一点一点地挪到了河对岸。
最后,经过两天的奋战,指战员们终于筑起了一道“护民堤”,架起了一座结结实实的“连心桥”,为被困村民生活物资的补给和灾前撤离提供了必要保障,解决了被困村民的燃眉之急。
胜利凯旋
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中队长郭维恒虽是一名“90后”,可相比同龄人,他更多了一份稳重和担当。在这次救援行动中,遇到各种急难险重任务,他永远冲在第一个。
“我是中队长,一定要做表率,而且之前我也参加过类似的救援行动,比较有经验,艰险的任务由我完成,更稳妥。从头至尾我只有一个想法,在圆满完成任务的基础上,把队友们安全地、一个不落地带回来。”郭维恒说。
今年24岁的王根维,加入森林消防队伍不到一年的时间,在这次抗洪救灾中,不管是垒堤坝,还是清淤泥,他都挑最重的活干,像一台不知疲倦的机器一般。“说心里话,长这么大,这是我第一次参与救灾行动,在去的路上心里很紧张,但是到了灾区以后,看到一片凄凉的场景,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我要帮助他们,因为我现在是一名消防指战员。”经过这次救援,现在的他,已没有刚下连时的稚嫩,黝黑的脸上透露着刚毅。
持续开车数十个小时,脚肿得像馒头也从未喊一句疼的班长赵永龙,在被困孕妇家中看到一名4个月大的婴儿时,瞬间化身“绕指柔”,红着眼眶小心翼翼地抱了抱。原来,他的孩子也是4个月大,由于工作繁忙,自从孩子满月后,他就再没回家抱过他。“就是觉得对孩子有点亏欠,我会把这次救援经历讲给他,希望他长大后能像我一样。”
副班长周家亮在救灾过程中,因为水土不服等各种原因,身体出现严重的感冒症状,但每一个救灾现场,都有他咬牙坚持的身影,在完成转移孕妇的任务后,由于体力透支感冒加重,被送到卫生院打吊瓶,身体稍有恢复,他又第一时间投入到救灾现场。直到现在,他的感冒依旧没好,手臂上还留着被荆棘划伤而过敏起泡的印子。
还有救援队的“老幺”穆怡然、膝盖受伤仍咬牙坚持的杨朝奎、因救援搁置去女友家提亲的赵子毅……他们只是许许多多消防员的缩影。
从8月21日至9月3日,经过14天的不懈奋战,庆阳市森林消防大队的指战员们胜利凯旋。他们的身影并不高大,却格外挺拔,从橄榄绿到火焰蓝,他们用青春和生命、忠诚与坚韧,谱写着新时代的赞歌。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茹佳佳通讯员汤浩自8月13日开始,陇南部分区域发生强降雨,造成河水暴涨、山体滑坡、道路冲毁,多个乡镇通信受阻。兰...
文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文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