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一位复退军人的扶贫情怀

陇南日报 2017-07-17 01:29 大字

面对整村搬迁后成片摞荒的土地和依然贫困的40多名留守人员,从本村走出去的复退军人侯振国返回山里,举债修路种树,成为本村脱贫攻坚的中坚力量。本报记者张红霞肖红从文县桥头镇沿着蜿蜒崎岖的山路驱车前行,眼前的大山连绵起伏,一直通往天际,与高楼山相对的北倾山,高耸挺拔,盘山而上的山路仿佛从陡峭的崖壁中凿出来的一条环状丝带,紧紧缠绕着这座大山。“多亏了老侯,才有了脚下这条宽路。”同行的桂花村人一个劲地夸赞。从山底盘到山顶,再从山顶一路颠簸,约一个多小时后到达半山坡的桂花村安子坪,这里海拔1500米左右,属临江特困片区。放眼望去,层峦叠嶂,高山深谷,树木稀少,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村庄则隐藏在深谷的山弯里。据村主任尹兴国介绍,桂花村原有180户800多村民,2008年的大地震这里受灾严重,灾后重建时整村搬迁了,如今村里只剩下19户40多口人,大多是老弱病残。由于缺乏劳动力,山上的坡耕地无人种植,成了荒山。在砂石公路通往山坳的一座水泥简易房里我们见到了村民夸赞的老侯。老侯名叫侯振国,是土生土长的桂花村人,也是村里唯一一个见过世面的高中生。18岁离开村子去当兵,退伍后自己做点小生意,有了一定的积蓄,成了镇上的能人大户,但是他始终没有忘记养育自己的大山和村里的乡亲。“虽长期居住在桥头镇,但心里总是牵挂着山里的村庄和仍然贫困的留守乡亲。”候振国告诉记者,桂花村是文县桥头镇最为偏远的贫困村,多少年来,只有一条崎岖小路通往镇上,行路难成为村子发展的最大障碍,也让村民们的生活苦不堪言,村民想去镇上赶集或者卖农产品,25公里山路却要走整整一天。2012年年底,侯振国找到几个村民一起商议修路,没有钱,他想办法贷款,租用挖掘机上山施工。2014年8月,经过一年零八个月,建成了桂花村至邻村安子坡村冯家山社的通村盘山公路,公路全长11公里,宽8米,后经过多方争取得到政府85.6万元的支持。解决了出行的大难题,村民们提起他们,都赞不绝口。(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路修好了,大山的自然资源没人守护成了侯振国的心病。“修路期间,我有时候坐在山头,看着这一片片青山绿地逐渐撂荒,心里实在觉得可惜,就萌生了办合作社的想法,一来是通过退耕还林,让这片养育我的土地能够生生不息,二来让留下来的村民看护树木有活干,带动他们脱贫。”侯振国说。2014年,侯振国联合村里的9户人注册成立了文县宏达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并流转山上撂荒的土地9000多亩,在县林业局的统一规划下,进行退耕还林和荒山造林,开展规模化种植。连续三年种植了近20万株树苗,其中种植银杏6万株、花椒3500株、杜仲4.6万株、漆树1万株、落叶松5万株、嫁接核桃2.58万株等,种树高峰每天雇工达30多人,树木成活率很高。记者看到,周围的山地里新栽的树苗一圈圈一行行,已有半米高,给这遍地长满野草的荒山坡带来了绿色的希望。贷款修路、购买树苗、修简易房、建护栏网,雇工种树……4年来,侯振国亲力亲为,投入大量的心血,60岁的他身体累垮了,严重的脑血栓让他走路都成了困难,尤其是修路种树高利息贷款300万元,更是让他寝食难安。“这两年,仅修路时加油花费就30多万元、常年种树雇工费用18万元,政府在政策上支持我的做法,但争取在资金上的资助却很难。”侯振国谈起自己的困难,有些沮丧。当记者问起有没有想过放弃时,侯振国却很坚定:“想好要做就不会放弃。”一旁的妻子和孩子也很支持他,农忙时节,全家人把家搬到这个偏远的小山坳,妻子负责带领雇工种树,女儿负责做饭。“老侯为家乡做这些事不容易,只要他坚持,我们就不放弃。”妻子王菊花告诉记者。大山养育了勤劳朴实的山里人,他们不忘大山的哺育,深深地热爱着这片土地,奉献着自己的热情。为了守住大山、让村民尽快脱贫,侯振国放弃了自己安逸的生活,用实际行动改变着家乡的生态环境。站在高耸的山头,望着这9000多亩林地,侯振国满眼的喜悦与期望。“这儿不远处就是文县天池,等以后资金宽裕了,要硬化这段公路,把这里开发成观光旅游地,让更多的人知晓这里、喜欢这里,让留守的村民老有所依,过上好日子。”侯振国充满信心地说。

新闻推荐

手拉手真帮扶 心连心抓发展 记陇南日报社驻文县玉垒乡黄路村帮扶工作队队长李大雁

本报记者姚琴走百里路、进百家门、听百家言,放下架子、扑下身子与群众掏心窝子,与群众谈心交心,手拉手真帮扶、心连心抓发展……这些正是文县玉垒乡黄路村驻村帮扶工作队的真实写照。李大雁,是陇南日...

文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文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