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互动 全域兴文展魅力
高装《杨门女将》
刘秉义在花山之夜深情演唱
石海景区
苗家美食展
制作苗家水八碗
祭花杆
最美咪猜
兴 文 县 旅游局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该县 接 待 游 客17.6 万人次,同比 去 年 增 长17.17%,实现旅游 收 入 3375.3万元,同比去年增长 18.56%,旅游业呈现出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创新机制旅游发展走出新路子
兴文县克服经济下行等不利因素影响,着力转变不适应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解决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机制体制创新推动旅游经济跨越式发展。该县大胆创新,组建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全县旅游工作重大事项协调例会制度,对影响旅游业的重大决策、重大项目等事项进行研究。充分利用资本市场,通过项目融资、联合融资、投资合作等方式,壮大旅游发展资本。
兴文设立了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并列入县财政年度预算,主要用于旅游形象宣传、旅游规划编制、旅游市场开发、重点旅游项目补贴、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同时,出台旅游开发优惠政策及奖励办法,对优秀旅游企业给予不同额度、不同方式的奖励,激发
其争先创优、加快发展、上档升级的积极性。
“旅游部门自身职能有限,不可能凭一己之力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兴文县委常委、分管旅游的副县长何莽说,兴文县正在着手成立全县旅游
产业发展统筹机构,有机整合全县旅游资源,综合协调旅游产业发展。该机构将指导、监督、规范全县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动由单一的旅游行业管理向促进旅游产业、综合协调服务、统筹多部门联动的转变,形成全县上下共同发展旅游产业的强大合力,促进兴文旅游业升级发展。
依托厚重的历史和多彩的民族文化,兴文县在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中不断创新管理体制机
制,完善发展思路,全力助推旅游产业跨越
式发展。
找准特色标记标识彰显民族味
“嘟、嘟、嘟……”,兴 文县新城与旧城交集处的苗族风情街
上,一位艺人正为新做的芦笙校音。“经过校对的芦笙,能够吹奏出优美的旋律。”
这条散发着浓郁民族气息的“年轻”街道,集旅游、休闲、购物为一体,建筑群错落有致,将苗族历史、传说、神话、歌舞、服饰等文化元素植入其中,不仅是县城值得一游的观赏点,更是工匠们展示技艺的大舞台。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昔日的苗族传统技艺已渐行渐远。为保护这些珍贵的民间工艺,兴文正重点打造苗城印象园。这里将汇集蜡染、银器、芦笙、陶艺等诸多手工作坊,在全县招揽各类传承人来此集中展示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印象园将原汁原味的苗族生活气息融入街区,不仅为艺人提供营生场所,也利于深度挖掘民俗文化,实现文化传承与旅游发展的双赢。
为充分挖掘新时期兴文县旅游文化内涵,让更多的人了解兴文、走进兴文,该县正在设计旅游标识(Logo)。今后,兴文在吃、住、行、游、购、娱六个方面,都将融合这个旅游形象标识,工艺品、纪念品、特色农副产品、接待工作服、信笺、名片、建筑外观、公路两旁标牌等,都将戳上兴文印记。形象标识的运用,能在旅游景区、公共交通、旅游纪念品、餐饮服务等方面,发挥更大的品牌价值,激发兴文旅游新能量。
苗族的歌舞、僰人的绝技,最具民族特色、生态本色、淳朴自然。为让游客亲密接触特色民俗,兴文县决定组建表演队伍、组织专业培训,力争在各景区、宾馆、农家乐增加民俗演出活动,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同时,也给游客提供更多具有本土民族元素的旅游体验,让游客们更好地感受兴文深厚的文化内涵。
兴文拥有旖旎秀美的自然风光、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底蕴深厚的历史文物、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旅游资源。近些年,兴文通过建苗寨、喝米酒、唱山歌,把民族文化与旅游连同开发,增强了旅游业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
脱贫攻坚乡村旅游成为摇钱树
近年来,兴文县结合***工作,积极推进产业转型,扶植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石菊古地、石海文旅创意园、新坝水库旅游整体开发、都良谷洞寨乡村旅游、太安石林旅游开发、大坝喀斯特水乡等项目的招商引资和开发建设工作加快推进,掀起了乡村旅游开发建设的高潮。
共乐镇的毛村,正是将乡村文化旅游作为发展新农村建设、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新路子的典型。毛村是共乐镇5个贫困村中基础条件和资源条件最差的地方,如何能在2018年让全村114户贫困户如期脱贫?成了共乐镇党委政府一班人在脱贫攻坚专题会上不能迈过的一道考题。会议讨论的最后结论就是:引进农业产业项目就地发展,以项目带动才能根治“穷根”。2014年年初,该镇党委、政府的主要负责人深入毛村开展了一次专题调研,并联系兴引进了“生态休闲度假体验项目”,既让贫困户有地方打工,土地还能流转变现,村民就地找工作的事也一并解决了。据了解,生态王庄度假村项目总投资1亿元,包括休闲娱乐中心、家贤文化体验馆、园林体验园(4000亩油茶、500亩红豆杉、500亩果园)等。
依托乡村旅游景点、旅游资源以及民俗特色文化,兴文县已有不少农户积极发展旅游项目。由于农家乐、农家客栈的准入门槛低、风险小,“淡季居家、旺季纳客”适宜于一家一户的经营业态,从而吸引了部分农民工从城市返回农村,形成家门口创业的“回流效应”,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摇钱树”。
与时俱进全域旅游提升竞争力
“五一”小长假期间,兴文石海景区游人如织,博物馆对面的空地上,停满了挂着渝、云、贵、青、甘等不同地方牌照的自驾车。
不光是石海、僰王山这些重要景点,这个“五一”小长假,全县的各个乡镇、山村俨然变身一个个开放的景区,兴文县发展全域旅游趋势明显。
发展全域旅游,不光在于发展模式的创新,更在于旅游市场的智慧管理。该县近期投入1040万元,启动石海景区智慧旅游项目建设,重点打造通讯网络、景区综合管理、电子门票与电子门禁、门户网站等项目,依托技术创新,运用大数据技术和手段,提高管理水平,整合旅游资源,分析游客需求,创新旅游产品,为游客提供更贴心的服务。
兴文通过景区的打造建设,带动产业发展,围绕食、住、行、游、购、娱等环节,丰富完善旅游产业链,促进旅游与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产业、现代农业、信息产业、文化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拉动餐饮、住宿、交通、旅游商品销售和文化产业全面发展,打造旅游全产业链。跳出旅游抓旅游,跳出兴文看兴文。目前,兴文县结合省市提出发展“全域旅游”的思路,将旅游业作为经济产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
目前,兴文县正申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县,将重新审视县内旅游资源,高标准做好全域旅游规划,全域发挥“旅游+”功能,使旅游业与其他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形成新的生产力和竞争力。
文/图 陆婷 张勇
新闻推荐
□中共宜宾市委书记王铭晖“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在全省深入开展的“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活动中,宜宾结合实际开展“干部下基层、真情五为民”活动,我深入到兴文县偏远的...
文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文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