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贫困山村的美丽蜕变
本报通讯员马清平 张进奎
深秋时节,笔者走进文县石鸡坝乡徐家山村,看到一座座青瓦白房错落有致,新栽的行道树非常漂亮,通村道路和村内巷道全部硬化,村里环境干净整洁,新建的休闲文化广场上小朋友们玩得正高兴……
徐家山村处在高半山区,海拔1600米。长期以来,徐家山村交通不便,一些日常生活用品都要靠人背马驮,特别是雨季,村民们出行十分困难,生活异常艰苦。
徐家山村是2015年全县重点***村示范村。如何改善村上的基础设施就成了联乡单位心头的头等大事,根据徐家山村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帮扶方案,积极抽调精兵强将组成帮扶工作队,通过整合项目资金,组织乡村两级干部、群众义务投工投劳2300多人次,硬化村内道路4.6公里,通村公路5.55公里,实施危旧房改造105户,维修人饮管道1200米,修建村级卫生室、村民健身广场、村史馆、文化戏台各1处,完善了村级组织活动室,栽植行道树,美化亮化村庄环境,彻底改善了村上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落后的面貌。
“现在可好了,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生活方便多了。村容村貌极大改变,大家精神一下子提了起来。”村支书马润平说出了群众的想法。
联乡单位充分利用当地光热水土资源和纹党参等特色产业优势,围绕“产业富民”政策,确定了发展壮大纹党产业的思路,建成徐家山村2300亩纹党种植基地,并联系相关单位为贫困户户均发放了纹党种植肥料1袋。由双联帮扶单位县委组织部牵头,组织开展经济林综合管护和纹党GAP技术培训342人次,组织劳务输转17人,实现劳务收入44万元。为了有效解决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积极鼓励农户开办网店,实现了“鼠标一点、特产出山”,增加了农民收入。
今年,通过落实***贷款政策,为43户贫困户发放***小额专项贷款180余万元,有效解决了贫困户致富缺资金的问题,为发展特色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如今徐家山村,水通了,路宽了,街道干净了,房子漂亮了,致富有产业了,群众‘口袋\’鼓起来了,生活越过越有盼头了。”村民马康健高兴地说。
新闻推荐
本报文县讯文县充分利用口头坝库区水资源优越,通过引进扶持相关企业落户,推行“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就业人数达100人,助推库区群众增收脱贫,取得明显成效。目前,相关企业已经在口头坝库区投入资...
文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文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