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苗乡孩子王:一生的守望

宜宾晚报 2015-02-09 23:34 大字

晚报记者 张玲/文 庄歌尔/图

兴文县大坝苗族乡小寨村,一个靠近川云山主峰黑帽顶的几近与世隔绝的小村寨,全村人口中苗族同胞占了近85%。小寨村村小,在大山深处的苗乡依山而建,山高坡陡,地势偏远,小寨村村小的老师来了走,走了又来。然而,在这流水的营盘里,却有一个铁打的兵———熊永伦。熊永伦自1976年来小寨村村小当民办教师,一直坚守在这个大山深处给苗乡儿女希望和向往的小学校,整整39年!

■ 从教:偶然的选择

从宜宾城区驱车前往小寨村,3个多小时车程,最后20多公里山路陡峭难行,抵达村里时已达中午1点。立春和煦的冬日暖阳,被我们抛在山下老远,海拔近1000米的小寨村寒风瑟瑟,仅有摄氏三四度,在村小背后不远山林松枝上,还结满了晶莹的冰花。

现年61周岁的熊永伦,曾经是小寨村这个苗乡小山村唯一的文化人。他曾经是村子里不多的读完五年小学的人。

小寨村穷啊,小寨村的人日子苦啊,不到20岁的熊永伦依稀认识到,小寨村贫穷的根源在于———没有文化!全村700多人,500多人是苗族,家乡人要改变命运,必须要多读书、多学习,有了文化,才能改变命运,改变贫穷和落后的局面。村小没有老师,1976年,还没有找到自己明确人生方向的熊永伦选择到村小做一名民办教师。

近40年前的小寨村小,学校破旧,校舍甚至难挡风雨。熊永伦说,其实在那个时候,也没觉得啥子难啥子苦的,老师带着学生们,照样读书学习不耽误。那时农业合作社社员挣工分,一个壮劳动力一天挣10分的工分,他给孩子们上一天课,一天也能挣10分的工分,很高兴,也很满足。后来,一个月有三五元的工资,慢慢增加,到上世纪80年代初每月有了30多元。

■ 坚守:理智的决定

苗乡的村民,勤劳淳朴。地势偏远,生活封闭,信息闭塞,有的苗族家庭的孩子进入村小学习时,几乎不会汉语,这给学校的教学带来很大难度。学生年龄大小不一,层次不同,需要分年级开展教学,然而老师人手有限。村小不得已进行复式班教学,熊永伦只能同时任教三个复式班。

7岁的苗族娃娃进了村小,有的一点汉语都不懂。身为苗家人的熊永伦,便用苗语和孩子们交流,慢慢教他们说汉语,写汉字。他摸索出了“苗语、汉语地方话、汉语普通话”三结合的课堂教学方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苗乡启蒙教学模式———“三语教学”。黑板上,苗语、汉语双语板书,教学中,苗语、汉语地方话、汉语普通话三语教学。

课堂上,熊永伦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总是能牢牢抓住学生。沙坝民族小学副校长雷智说:“熊老师上课独具魅力,他的课堂生动活泼,有时让人忍俊不禁。”

■ 传承:苗族的文化

熊永伦是兴文县苗族促进会副理事,他积极组织县内苗族教师充分整合苗族文化资源,编撰了兴文县民族教育语言、声乐、舞蹈、体育、器乐和工艺美术六类校本教材,2011年起在全县推广使用。他自主编导的原生态苗族文化艺术节目《阳光下的苗家娃》、《苗家乐》、《欢乐苗家》、《鼓乐笙歌》等,荣获省市县各类嘉奖。

去年退休的熊永伦,如今是学校返聘的专职苗族教育艺术指导。他有自己的快乐,享受在村小和孩子们相处的日子,珍惜教学过程的点点滴滴;他有自己的担心,教苗族孩子说苗语、着苗装、知苗俗、会苗乐、跳苗舞,怕的是后继无人;他有自己的烦恼,学校里他亲手制作的牛皮鼓太陈旧了,声音沉闷,无法发出雷鸣般激越的鼓声,而制作一面新鼓,需要好几千的费用;他有自己的期盼,六管芦笙有了,还要给孩子们准备十余管的芦笙……

熊永伦用苗家六管芦笙,一遍又一遍吹奏着《歌唱祖国》的乐曲,为孩子们做着演示。高血压、胃下垂、心肌梗塞、肾结石,近日的低温天气,熊永伦的感冒老是不好,他调侃自己是一台老化的机器。但是,每天步行四五公里近一个小时来学习上课,已经成为了他生活的一种习惯,他生命中不可割舍的一部分。他是苗乡村小的孩子王,苗乡教育事业的守望者,苗族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熊永伦说,只要学校需要我,孩子们需要我,我就不会离开。

新闻推荐

促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兴文机插秧今年力争4万亩

黄礼报道为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促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兴文县农业局利用春节后天气晴好的时机,组织农机、农技技术人员到各种粮大户和种粮专合社指导水稻育秧工作。10日,市推广站有关人员与兴文县...

文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文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