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丰元山村紧急大转移本报记者 周者军

甘肃日报 2013-08-02 21:15 大字

丰元山村紧急大转移

“情况紧急!情况紧急!尚德镇丰元山村滑坡严重,102户受灾群众急需转移……”7月27日零时25分,文县发生4.5级地震之后不到一个小时,又下起了大暴雨。7月27日5时许,县政府应急办的电话里传来急切的求助声。

尚德镇丰元山村村民的房屋一层一层由下而上,全部建在陡峭的山坡之上。房前是塄坎,房后靠山岩。7月7日以来,持续的大暴雨本已让丰元山村到处滚石塌方、山体滑坡。地震突袭,更让这个村子变得险象环生;持续暴雨,使丰元山村更是雪上加霜,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险情异常严峻。全村5个自然合作社183户638人全部受灾,21户44间房屋倒塌,162户620间房屋严重受损,9公里通村公路由于塌方中断,人饮工程破坏严重。

道路中断,救灾物资无法送到受灾群众手中,生活在山上的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生命财产经受着地质灾害的极大威胁,需紧急转移安置群众102户273人。

“群众的生命是第一位的,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把群众安全转移出去!”丰元山村这个过去并不为外界知晓的小山村牵动着各级领导的心。

得知丰元山村险情的陇南市委书记孙雪涛冒着塌方和滚石的危险,紧急前往,赶到山下后,徒步9公里上山查看险情;在抗震、抗洪一线指挥抢险救灾的市长陈青一次次打电话询问灾情和群众生命安全等情况。文县社会各界救援力量迅速集结,向灾区挺进,全面展开抢险救灾行动。

县发改委、科协等联村单位党员干部27日连夜奔赴丰元山村,查看灾情险情,安抚受灾群众。结合该村实际,科学选址,迅速选定离丰元山村1公里的地方设置5个临时安置点。同时,逐家逐户动员群众撤离危险地带。尚德镇迅速抽调精干力量20人组成党员突击队,立即挺进丰元山村,帮助村上群众转移,遇到老人小孩,他们就背着,一步步向安置点走去……

而在山下,帐篷、床板、矿泉水、方便面、米面油盐、自来水管等救灾物资很快被救灾队伍运到。由于车辆无法通行,救灾物资只能靠人力搬运。

7月30日5时,由公安干警、武警官兵、消防队员、共产党员等50多人组成的救援队迅速集结,向丰元山村快速挺进。虽然交通部门多台挖掘机分段作业,可10公里道路很难在短时间内打通。面对阻断的山路和大量的救灾物资,县公安局局长张罗成扛起一袋大米就往山上走去。见此情景,跟在他身后的救援人员争先恐后,背的背,扛的扛,抬的抬,50多人的队伍艰难地行进在泥泞湿滑、蜿蜒崎岖的山道上。

2个多小时,跋涉10公里,硬是凭着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脊梁,救援人员把一批批救灾物资搬运到了距离丰元山村1公里的上河坝安置点。

安置点上,来自尚德镇虹桥村的志愿者、党员突击队共30多人和群众一起,挖的挖,铲的铲,整理出一块块平地。“5个临时安置点、130顶帐篷必须在下午5时前全部搭建好,102户急需紧急转移安置的受灾群众必须在天黑前全部住进帐篷。”时近中午,抢险救灾指挥部下达了硬任务。

救援队、志愿者、党员干部,在统一指挥下,搭建帐篷,分发物资,紧张忙碌;

交通运输局、水务局、国土局的干部,抢修道路,接通水源,加强预警;

联村单位、联户干部、镇村组织,走家串户,搀扶着群众向安置点转移。

下午6时,一顶顶天蓝色的帐篷矗立在丰元山村两岸青山之间。

搬床铺、搬家具,转送小孩,背送老人。时间很快到了傍晚7时,在大家的帮助下,102户受灾群众全部转移到了临时安置点。群众们为满身是泥土,满脸是汗水的救援队伍送来了热汤酸菜面。帐篷里传来了孩子们的笑声和老人们满怀感激的话语。

“山上到处是裂口、滑坡,这么多人帮助我们,短短十几个小时,就把我们转移到安全地带,安顿到帐篷里,而且水电路都通了,真是感谢党和政府!”坐在刚刚搭建的帐篷里,村民掌机发老人感慨万千。

“7月30日19时,丰元山村102户273名受灾群众经过14个小时完成了紧急大转移,安置任务胜利完成!目前,共搭建帐篷130顶,调运棉被110床、简易床115张、方便面50箱、矿泉水30件、手电筒130把……”满头大汗的尚德镇党委书记高小强宣布。

站在山坡上望去,帐篷抗震救灾指挥部、帐篷党支部坐落在安置点最前方,鲜艳的党旗、团旗、突击队队旗格外醒目,映照着落日的余晖迎风飘扬……

新闻推荐

文县东扩西进重点项目西出口堤路工程建设如火如荼

文县东扩西进重点项目西出口堤路工程建设如火如荼入冬以来,总投资2.1亿元的文县东扩西进重点项目西出口堤路工程建设如火如荼。该工程将于明年5月建成。本报通讯员司小平...

文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文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