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身残志坚播绿人

甘肃日报 2012-12-19 00:06 大字

本报记者 周者军 通讯员 司小平

行走在陡峭崎岖的山路上,他拄着拐杖,步履蹒跚。26年来,他一个一个挖坑,一株一株栽树,在文县天池周围的大山上植树造林1000多亩,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谱写了一曲壮歌。

他,就是文县天池乡天池村村民田永平。

(一)

近日,见到田永平时,他刚参加完县残疾人联合会代表大会。他热情邀请记者去天池村,看一看他20多年来精心育出的山林。

田永平今年48岁,由于多年的辛劳,看起来比同龄人要老很多。家里有兄弟三个,他是老大,初中毕业后,他便从父亲肩上接过了生活的重担,在乡上的林场上班了。1984年10月初的一天,他和林场同事往山下运送木头时,左腿严重受伤,造成高位截肢。

第二年秋天,田永平前往成都安装了假肢,那年冬天,他与妻子结婚。

结婚后,由于土地很少,田永平才真正感觉到了生活的压力。村后的那片荒坡成了他与妻子生活的唯一希望。于是,从1986年开始,他拄着拐杖,妻子背着背篓紧跟其后,在荒坡上开始种植纹党,同时,他们又在荒山坡上种植杜仲、马尾松、落叶松等,并义务当起天池周围树林的护林员。

“在树苗刚刚栽上的时候是要浇点定根水,可当初,山上没有水源,我们就到处寻找,见到潮湿的地方就刨个坑,第二天再去看看有没有渗出来的水。只要找到半山腰上渗水的地方,我们就会高兴得好几个晚上睡不着觉!”回忆起栽树浇水的那些日子,田永平仍然很激动。

找到水源后,更加坚定了田永平植树造林的信心。每年春季,他总是要老早地来到乡上,请求多给他调些树苗来。有了树苗,田永平便没日没夜地拼着命挖坑、栽苗、浇水,除草、剪枝、看护。

(二)

从田永平家里到山坡上有3公里的山路,并不算远,但是对于田永平来说,每天上上下下却很艰难。装着假肢的这条腿没法蹲着,多数时候就只有跪在地上,跪下来拿工具不方便,就只能用手刨。

为了抢时间,他起早贪黑,中午只能在山上吃点馍馍、喝点山泉水。妻子怕累垮他,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劝他别干了、少干点,可他就是听不进去。

后来,田永平和妻子在山顶搭起了简易木房,一住就是17年。

17年来,他们深深浅浅的脚印,踏遍了整个山坡,一边种植纹党,一边护林植树。早先栽下的落叶松已经比掀把粗了,原本荒芜的山坡变得生机勃勃。一到夏天,山头上绿阴一片。干活儿累了,他们常常来到树下休息。谈笑间,田永平总是为他植出的一片片绿阴而自豪。邻里亲朋的赞许也让夫妻俩脸上的笑容,绽放得像花儿一样。

一棵棵树苗长起来了,变成了树林,看到树下肥沃的土壤,田永平思谋着该种点什么才好呢?听说猪苓、重楼这些中药材市场价格不错,又很少有人种植。于是,他又和妻子在山坡上到处寻找野生的猪苓当作种子,试着栽种。经过几年的摸索,田永平种植的猪苓面积已有500多平方米,每年有4万多元的收入。

(三)

我们到达田永平家时已是中午。吃过午饭,他一定要带我们上山看看。

田永平拄着拐杖,和妻子熊成秀一起走在最前面。我们跟在他身后,沿着那条陡峭而又崎岖的山路向着山顶攀爬。3公里山路,我们爬了1个多小时,田永平却显得很轻松。

田永平指着左面一片坡地上茂密的落叶松说:“那是2003年栽植的,现在已有碗口粗了,大一些的已经可以作材料用了。右面坡地,是我和村上乡亲一起栽植的林地。左右两片坡地上的林木已有上千亩。”

田永平带我们来到一棵树下,用手拨开厚厚的一层树叶,扒开潮湿的土壤,搬开一根朽木菌棒,挖出一大块儿乌黑的猪苓,捧在手里展示给我们。

田永平说,他已经摸索出了种植猪苓、重楼等药材的经验,还把这些经验传授给了村里的乡亲们,并动员他们种植。他希望乡邻们也能靠勤劳的双手摆脱贫困,走上致富的道路。

“我从报纸、电视上看到,十八代报告中有一句话‘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这句话说得太好了!今后,我要带动全村群众都参与植树造林,借助国家的好政策,保护生态,让天池湖水永远清澈,让我们村房前屋后绿树成荫、美如仙境。”

坐在小木屋里,听田永平讲他的过去和梦想,不时有小鸟落到木屋门口的树枝上鸣叫,叽啾叽啾的声音,仿佛给老田感人的故事配音。

“明年春天,请你们再来,那时漫山遍野的树都是绿的,山花五颜六色,溪水里鱼儿成群,好看得很哩……”他笑着说。

新闻推荐

文县纹党参良种繁育栽培技术助农增收

本报文县讯(通讯员徐睿)近日,由甘肃农业大学、文县科技局、文县中寨纹党产区代元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纹党参良种繁育与规范化栽培技术”项目,顺利通过了省科技厅专家组验...

文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文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身残志坚播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