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阴平天池氐族故地的高山明湖

兰州晚报 2012-07-26 16:02 大字

天池胜境山水之间人间美景在天池天池胜境 (资料图片)

文县偏居甘肃东南一隅,不仅是"三国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而且是我国著名的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境内不仅有历史悠久的三国古战场遗址、古栈道、“四大边寨”等历史遗址,也有神奇旖旎的自然风光。其中,阴平天池最为有名。阴平天池风光优美,是昔日文县八景之一。古人有诗称“日临清濑常浮鲤,云护深潭疑隐龙”。

高山明湖

文县,历史悠久。早在原始氏族公社已有人类活动。县境内堡子坝乡朱家台,石鸡坝乡哈南寨坪均有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马家窑类型的文化遗址。《尚书·禹贡》记入梁州之域,周时为雍州地。战国至西汉初为氐族所居,《史记·西南夷转》“白马最大,皆氐类”。文县旅游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文县之“文”是沿用文州之文而来,始封称于北周明帝二年(公元558年)故文州、县得名已一千四百年的历史了。统治者为了百姓安居乐业,奖励氐族的“归顺”决意偃武修文,以“文明教化”来统治这块地方,故封“文”置州,始称“文州”。到明洪武四年降州为县,叫文县,沿用至今。

深度为全国第一、面积为全国第二的阴平天池,位于文县县城西北60公里的岷山丛中。因山峰颓倾,堵塞谷道,积流而成。风光绮丽秀美,地方志称“澄碧天池”。据文县当地研究人员介绍,由于远古时期的地壳活动,致使地壳断裂,洋汤河河道被堵截,于是在海拔高度为2400余米的天魏山上,便汇成了状如葫芦的一湖碧水。文县天池有9道大湾和108个小湾,方圆20公里,水深97米,水域面积80公顷。古称“天魏湫”,因湫在天魏山上而得名。

氐族故地

文县,秦以前俱属氐羌,汉置阴平道,三国时魏设阴平郡,南北朝时建阴平国,北周明帝封“文”置州,明洪武四年降州设县,古时称“阴平”。

据旧《文县县志》记载,南北朝时期,强大的氐族在文县(阴平道)腹地建立了阴平国。氐族政权相继存在了一百多年。到现在,氐族作为一个民族,已经消亡了,但是,一支神奇的少数民族白马人,以自己特有的民族风情,在文县天池和周边地区的崇山峻岭中顽强地生存着。据有关专家考证,他们不是藏族,而是典型的氐族后裔。

阴平天池在文县境内,海拔2400米。天池在天魏山之中,有9道大湾108曲,汇成一泓形似葫芦的碧池。水天一色,浑然一体。

据地质学家考证,文县天池是因地震阻塞河道、积水形成的高山湖泊。

天池不但有绚丽的景观和优美的传说,而且还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在池畔多姿的群山中,密布着油松、马尾松、白桦、紫桦、云杉、冷杉等珍贵木材和党参、当归、虫草、贝母、丹皮等贵重药材及木耳、核桃、菠菜、苹果、草莓等山珍。林中栖息着各种珍禽异兽,羚羊、毛冠鹿、盘羊、金钱豹、香樟、青鹿、野猪、老熊等异兽出没林间;锦鸡、马鸡、画眉等珍禽飞逐争鸣。

仙女石传说

文县天池畔的山石花木,都凝聚着美丽的民间传说和迷人的神话故事。

仙女石是天池捉鱼沟口的一块巨大秀石,石呈瘦长形,亭亭玉立,形如一位俊秀的女郎,含情脉脉地面对池水。这里流传着一个美妙动人的故事。据《文县史话》

记载:相传,西山老母的小女儿水珠,因过不惯西山寂寞的生活,到处游历名山大川。有一年端午节,她来到文县深山峡谷上空,发现这一带旱情相当严重,遂就地画了一个葫芦形池子,将宝瓶中的水倾入,不料将水倒多了,眼看就要泛滥成灾,她急忙请来9位天将,108名天兵,画了9湾108曲,她还亲自在池水横溢的大坝腰间,用手戳了5个洞口,治理了池水,便形成了现在的天池和五指洞。水珠看见治理好的天池,美如天境,便决定不再回西山,留在天池修山种树,天长日久,便化成了仙女石。

远在西山的西山老母,久等不见水珠归来,便外出找寻,找到天池才发现女儿已变成了巨石,一急之下,也变成了一座峰崖。现在天池四周的山峦中有一形似老妪的山崖,名曰“老母崖”,相传系西山老母所变。崖下有两股永不涸竭的泉水,说是西山老母思念女儿的伤心泪。就连崖顶形如秀发的香丝草,也说成是水珠梳头时落下的乌发。还有照壁山上如帘的清流,说是水珠梳妆时的镜子;捉鱼沟是水珠捉鱼的地方;水烧山是水珠照明的火把等等。

洋汤神传说

关于阴平天池的起源,在文县当地千百年来一直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相传在远古时候,二郎神侵犯此地,本土的洋汤神奋起还击。双方酣战三天三夜,二郎神还是不能取胜,遂挥剑劈岭,聚水为池,妄图截断下游水源,困死洋汤神的百姓。洋场神伸手将池坝戳开5个水口,形成了现在的五指洞。又在大池旁另掘一池饮马,即为现在的饮马池。并令百鸟每天衔走池中的落叶败枝,以保湖面洁净,这就是今天的天池。人们为了纪念洋汤神的功绩,给他铸了铜像,还在天池旁修建了庙堂。

文县天池自然风景区的人文旅游资源主要有历史古迹类,文学艺术类,少数民族民俗风情类,娱乐购物类等四大类。此外,洋汤寨的回龙寺,在历史上也很有名气。虽然古寺已毁,但是千年古柏依然犹存。

文县当地人说天池有五奇,这话一点也不假。一奇曰涨不见溢,枯不见涸;二奇曰湖面终年碧水清澈,四季不见树叶漂游;三奇曰有风无狂浪,无风偶起波;四奇曰湖底有暗流,湖心有水涌。五奇曰冬季零下10度时仍不结冰。

地质遗迹保护现状

天池地质地貌遗迹保护区处于文县洋汤河林场范围内。1975年文县成立临江区造林站,1960年改称为文县桥头森林经营所,1965年移交白水江林业总场管辖,改称洋汤河林场,1971年撤销白水江林业总场,成立白水江林业局,洋汤河林场又归属白水江林业局管辖,1975年白水江林业局将其移交给文县。经过多年的保护,天池地质遗迹景观保存完好。

1993年,为了更好地保护、利用和开发森林风景资源,兴办森林旅游业,甘肃省林业厅同意建立文县天池省级森林保护区。天池被列为省级森林保护区十多年来,旅游硬件和软件建设尚处于初步开发阶段水平,旅游开发与景区保护工作程度较低。

新闻推荐

文县碧口镇全力开展抢险救灾

国道212线井地段路面塌陷严重本报讯连日来,陇南文县碧口镇连续强降雨,造成12个村及3个社区不同程度受灾,目前全镇有414处不同程度塌方、205处滑坡,另外有21处...

文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文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