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文县61个村异地搬迁建起新家园

兰州日报 2011-05-12 03:33 大字

“5·12”地震共引发文县次生地质灾害点2658处,涉及全县20个乡镇305个村。

灾后重建中,文县对因地震遭受地质灾害危害的61个村实施异地搬迁,统一重建。

在文县城关镇清水坪村国家投资460万元,实施了新村村址的“三通一平”,修筑了河堤。

在文县石坊乡槐树、元坪山、汤卜沟三个村,国家投资340万元,134户农民过上了安居乐业的新生活。

文县城关镇白坝山村农民,在国家的扶持下,白坝山新村建成了,家家建起了“小洋楼”,人居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本报讯】 今天是“5·12”汶川地震三周年,地震重灾区陇南文县传出了令人振奋的喜讯:全县20个乡镇农民的民房建设任务全面顺利完成,其中61个因地质灾害异地搬迁的高山村,已告别大山,下山入川,建起了美丽如画的新家园,3800多户农户、2万多人有了安全、漂亮的新家。

“5·12”汶川地震共引发文县次生地质灾害点2658处,涉及全县20个乡镇305个村。其中61个建在山腰和高山的村庄,震后山体滑坡严重,经有关专家地质勘测,原址不宜重新建房,需易址重建。

灾后重建中,文县不搞“原地起立”,而是把灾后重建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和农民治穷致富奔小康相结合,通过重建使农村民房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该县千方百计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尤其是注重改善居住在高山上农民的居住环境,对因地震遭受地质灾害危害的61个村决定实施异地搬迁,统一重建。

坐落在山腰的文县城关镇清水坪村,地震中村庄房屋倒塌,村址成了滑坡体。灾后重建中,这个村被列为异地搬迁重建村之一,搬迁到山下的白水江畔重建。国家投资460万元,实施了新村村址的“三通一平”,修筑了河堤。对口援建陇南文县的深圳,将这个村列为援建村之一,总投资840万元,建起了清水坪新村,全村108户农民喜气洋洋地搬进了新居。如今,这个村的大部分村民还在深圳援建的“一层”的基础上,实施续建工程,建成了三层或两层小洋楼,每户住房建筑面积达到200多平方米,有的农户超过了300平方米。

坐落在高山上的文县石坊乡槐树、元坪山、汤卜沟三个村,震后村庄也成了滑坡体,被确定为异地搬迁重建村。国家投资340万元,实施新村的“三通一平”,修砌村庄护坎和道路等。如今,三个村的134户农民高高兴兴地搬进异地重建新村,过上了安居乐业的新生活。

只有21户人家、110口人的文县城关镇白坝山村农民,世代居住高山上,受制于大山的禁锢,饱受行路难之苦。地震中,全村房屋毁坏,村庄山体多处滑坡。灾后重建中,这个村整村搬迁到山下白水江畔建新村。在国家的扶持下,白坝山新村建成了,家家建起了“小洋楼”,人居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陇南文县的61个异地搬迁村,过去均坐落在山腰或山顶上,灾后重建中搬迁到山下建起了新村,由过去的“山里人”变成了“河坝人”,从此告别了行路难、饮水难、看病难、上学难等“七难八难”,开创了农家新生活,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改善。便捷的交通,方便的就医、上学,整洁的村容村貌,现代文明的新时尚,使祖祖辈辈蜗居大山的山民从此告别了大山,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天地,过上了幸福美满、富裕文明的新生活,他们正喜气洋洋加快步伐奔小康。

文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文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