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利用导学案构建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方式
李文虎
数学是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如果无法突出学生的主体行为,过于依赖教师讲授,那么小学生是难以打下扎实的数学基础,无法构建有效课堂的,也不利于学生的持续学习。导学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整合课内外教学内容,具有突出的引导作用,在改变师生互动形式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尝试利用导学案开展学科活动,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结合本人教学实践,笔者谈谈几点看法。
一、以导学案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实现精准授课
小学生在课前的预习行为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且会促使学生规范个人学习行为,便于学生顺利实现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教师也能根据预习效果去诊断学生的学习状态,实现精准辅导。对此,教师可利用导学案辅助课前预习教学活动,支持学生自主阅读、独立思考,使其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动性。同时,要重视导学案的反馈、引导与诊断,为构建有效课堂做好准备。
例如,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中,我设计了导学案,其中预习目标内容如下:复习整数加减法知识、小数概念及其认读方式,猜想小数加法、减法的计算规律;阅读数学教材与学习辅导材料,学习数轴法,以数轴判断小数加法、减法的竖式计算程序;完成简单的小数加法、减法计算任务,写清楚计算过程。这样就便于学生在课前充分利用导学案预习该课知识点,便于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整合前期的学习经验,实现知识整合。只有做到导学案与预习检测的有效结合,教师便可以实现准确教学。
二、以导学案开展课堂探究活动,实现即时互动
新课改将自主、合作、探究模式看成是一种基本的教学方式,小学数学教师也应该构建探究平台。在此方面,教师应利用导学案开展课堂探究活动,改善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做好准备。
在“多边形的面积”一课教学中,我与本校教师根据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三类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编订了导学案,以阅读、合作交流、问题解决的顺序设计编排了相应的探究步骤,使用具体准确的语言标注了探究提示、具体任务,便于学生积极参与,还设计了“探究展示”“数学表达”等环节,既支持学生自主探究多边形面积问题,也促成了学生数学表达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导学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便于学生主动学习数学,使其在学习过程中积累有效的学习经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教师要科学编订导学案,在课前、课堂甚至课后引导学生利用导学案去提高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引导学生经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切实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武都区鱼龙中心小学)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卓宁)9月8日,由人民银行陇南市中心支行、市银保局、市政府金融办、市委网信办和市市场监管局联合举办的陇南市...
陇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陇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