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中国交通报》 6月19日 白马因路而活 致富花桥人家

陇南日报 2017-06-24 04:02 大字
《中国交通报》记者王俊峰头戴面具,身着羽衣,夜幕下的曹宗哲扮成逢山开路的山神“池哥”,和族人们跳起了白马人古老独特、原始古朴的民族舞蹈———“池哥昼”,以祈求一年的吉祥和顺。今年55岁的白马人曹宗哲家住甘肃省文县铁楼乡草河坝村,这里山深林茂,河谷众多,宽阔的河谷中游弋着群群牛羊,年复一年。通村公路未修之前,曹宗哲和他的先祖们一样,因为山路崎岖,很少走出大山,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我们出不去,外面人也进不来。”曹宗哲说。2014年,一条通村水泥路打通了白马山寨和外界之间的“任督二脉”,越来越多的游客走进白马山寨,体验白马人独特、浓郁的传统习俗。越来越多的手工艺品和当地农特产品“走出”山寨,让大山里的白马人走上了致富之路。白马人的日子过得红火,古老的山寨焕发出新的活力。因路而活、因路而富的白马山寨只是陇南市交通扶贫成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陇南市交通运输部门确立了把陇南建成甘肃向南开放桥头堡的目标,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着力打破交通瓶颈制约,大力实施农村公路通畅工程,不断完善农村运输网络,解决服务群众的“最初一公里”,取得了显著成效。陇南农村公路发生了量的突变和质的飞跃,公路通行能力和服务能力有了很大提升,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精准脱贫***当好交通先行。绿水环绕青山碧,如画乡村景中游。康县长坝镇花桥村位于省道白望公路沿线,该村曾交通闭塞、出入不便。“雨天一身泥,晴天满身灰,出门天不亮,归家黑漆漆。”这首打油诗形象地描述了过去花桥村的交通落后和贫困状况。修路架桥、脱贫致富,是当地老百姓一直以来的梦想。作为康县的北大门和茶马古道上的知名驿站,2012年,花桥村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彻底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花桥村立足资源优势,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提升改造通村公路,把路修到了村民家门口。杨明霞是花桥村“花桥人家”农家乐的老板,通村路修建之前,她在广州一家工厂流水线上打工。“以前在广东打工,除去花销,一年只能攒个四五万元。通村公路修好后,村里开始有了外地游客。开了农家乐后,旺季最多一个月能有三万元的收入,一年下来收入十万余元。”如今,花桥村像杨明霞一样返乡经营农家乐和农家客栈的年轻人有十多个,更多的村民过上了“离土不离乡、就业不离家”的生活,在增收致富的同时,有效解决了当地的“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一系列问题。2016年上半年,花桥村共接待游客5万多人次,带动了本村及周边村社建档立卡贫困户155户共680人增收,达到了一村带一片、一片带全镇的效果。乡村旅游的红火发展为当地农民增加了保洁、保安、服务等就业岗位,同时带动了当地核桃、花椒、土蜂蜜等农特产品的销量。昔日的“烂泥沟”变成了今天的“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全省农民回乡创业基地示范区”。通村路变成了致富路,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

新闻推荐

陇南公路管理局应急抢险保障中心 举办消防安全知识讲座

本报讯为普及消防安全知识,提高全体职工的防火安全意识,近日,陇南公路管理局应急抢险保障中心举办消防安全知识讲座,中心机关全体职工听取了讲座。中心特别邀请了甘肃五进防火知识宣传中心的马文杰教...

陇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陇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