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月日时分许兰渝铁路桃树坪隧道号斜井兰州至重庆一侧发

兰州晨报 2012-12-20 15:01 大字

12月12日14时50分许,兰渝铁路桃树坪隧道3号斜井兰州至重庆一侧发生流沙坍塌,5名施工人员被困。

12月14日22时,救援人员终于打通了11米长的救援通道,5名被困人员全部获救。

在这期间,隧道内外中国移动无线通信网络始终畅通无阻,中国移动又一次为抢险救灾提供了最坚强的网络保障。

隧道内,唯有中国移动的信号

一位参与救援的工友告诉记者:“事故发生后,大家都懵了,几位工友瞬时不见了踪影,我们赶紧掏出手机拨打求救电话,这时才发现,隧道内只有中国移动的信号。”

之后,省安监、公安、消防、医疗急救等部门的数百名救援人员先后赶赴现场,此时,中国移动为救援队与外界打通了一条通信“生命线”。

“早在桃树坪隧道施工前,我们就对周边网络进行了优化;随着工程进展,我们在隧道内布放了直放站;事故发生后,我们根据网络监控情况,第一时间实施了网络扩容。所以,无论何时,我们的网络总是畅通的。”兰州移动分公司总经理吕继兵介绍说。

山谷中,唯有中国移动的保障

随着救援工作的推进,仅靠救援队端对端的视频监控设备,指挥部无法获知井下救援的实时情况,给救援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13日6时,接到兰州市政府指令,希望中国移动进驻现场,利用先进的无线通信技术全力协助开展救援工作。

由省、市、县公司组成的抢险小分队40余人,出动1台卫星应急通信车、1台应急发电车和6辆保障车,携带油机4台、1套单兵应急设备、2套视频监控设备、2部卫星电话和5部TD无绳电话,调用光缆、绳索、油料等应急物资,作为唯一一家通信运营商,紧急赶赴事故现场。

“五分钟,接到指令仅仅五分钟,我们就出发了。不到半个小时,我们就到达指定位置,开始通信保障。”兰州分公司副总经理姚晔说。

山谷中,中国移动的卫星应急通信车、应急发电车全部开启,投入了现场保障工作。现场指挥部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关键时刻,我们总是在第一时间想到中国移动。”

指挥部,唯有中国移动的视频

13日7时,一切准备就绪,中国移动的工程技术人员进入坑道,开始铺设光缆。

轰隆隆的机器声、刺鼻的柴油味、应急灯昏暗的灯光、肆意飞扬的尘土、跌入冰点的低温,这就是他们的施工环境。

上午8时50分,从现场指挥部到井下救援面长达800多米的光缆布放到位,而工程技术人员已是满身尘土,疲惫不堪。紧接着,又一批移动人员走入坑道,调测设备。

12时,基于中国移动通信技术的视频监控系统全面调通,指挥部与井下救援面实现了图像的实时传输,通过设备转换,还可了解到5名被困工友的实时情况。这时,指挥部内响起一片掌声。

在指挥部,记者通过视频监控系统可以看到,援救工作正在加紧进行,被困工友生命体征平稳、情绪稳定。

苍茫间,唯有中国移动的服务

13日上午11时,一部有线电话和一部TD座机被送到井下救援面,指挥部与井下救援面实现了实时通话。与此同时,5部专用TD电话在指挥部正式启用,为救援队伍提供免费报平安服务。

一位媒体记者感慨地说:“去年连城森林火灾现场,就只有中国移动在做通信保障,而现在,依然如此。”

据了解,自汶川地震开始,甘肃移动就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灾害事故和突发事件应急保障方案。之后,无论是兰石化爆炸事故、舟曲泥石流灾害,还是在陇南特大洪暴灾区、连城森林火灾现场,总有中国移动人的身影。那高高矗立的移动基站,那随时开启的应急通信车,成为抢险救灾现场所有人的精神寄托。

“灾难面前,我们责无旁贷,我们义无反顾。”中国移动甘肃公司总经理颜永庆坚定地说。

后记:

从东海之滨到天山脚下,从内蒙古大漠到南海边陲,中国移动的网络信号无处不在。甘肃全境实现城乡无缝隙覆盖,在237个国家和地区开通国际漫游,中国移动凭借强大的实力构筑了一张精品网络,让无线通信永不掉线。

本报特约记者 郝锦华

新闻推荐

记者师向东记者从省运管局了解到为确保长途

本报讯(记者 师向东)1月4日记者从省运管局了解到,为确保长途客运车辆按时休息,消除夜间行车安全隐患,省运管局就在高速公路服务区设立长途客运休息点事宜与省交通服务公司正式展开洽谈,休...

陇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陇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