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都:聚焦发力战贫困以干克难奔小康
武都:聚焦发力战贫困以干克难奔小康
本报记者 周者军
坑坑洼洼的泥泞路变成了平坦通达的水泥路,破旧不堪的土坯房变成了繁花掩映的砖瓦房,广种薄收的陡坡地变成了种植核桃、花椒、橄榄树的肥地……秋日,穿行在山大沟深的武都山乡,一幕幕跃动着希望的画面,描绘出***给这里带来的新变化。
打响“攻坚战”,不脱贫不罢休
武都区是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区),列入秦巴山扶贫攻坚特困片区。由于大部分贫困村分布在高寒阴湿区、半山干旱区和林缘区,这些地方山大沟深、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加上地震、暴洪、霜冻等自然灾害频发,致使扶贫开发的成本极高、难度极大。
数十年来,武都区历届领导班子都把扶贫攻坚作为统揽经济社会的中心工作和最大的民生工程来抓,通过改善基础设施、调整产业结构、实施整村推进等措施,全区贫困人口由2011年的22.17万,下降到2014年的11.81万,减少贫困人口10.36万。
(转5版)
(接1版)
然而,目前,全区仍有贫困村287个,贫困人口11.81万人,贫困村占全区建制村的44.15%,占陇南市贫困村的21%,是全省贫困村最多的县(区)。2014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3835.8元,与全省5736元、全国9892元相比,分别低1900.2元、6056.2元。
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是摆在武都区各级干部面前的硬任务。怎么办?
“全面小康,武都不能拖后腿!再大的困难也要克服,贫困群众不脱贫,各级干部坚决不罢休!”区上四大班子领导立下了铮铮誓言。
今年以来,按照省、市“***、精准脱贫”的要求,武都全区总动员,吹响了扶贫攻坚大决战的新号角。
对接省市部署和群众需求,区上出台了推进***工作的实施意见,在省上“1+17”***工作方案的基础上,增加了特困片区、乡村旅游两个专项方案,并与各乡镇、区直有关部门及帮扶单位签订了《***精准脱贫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把扶贫开发作为特殊的战场对干部进行考核,成效突出的重用提拔,完不成扶贫任务的实行“一票否决”。
为靠实责任,武都区四大班子主要领导每人包抓一个特困片区,县级领导每人包抓一个贫困乡镇,至少联系一个贫困村,对今年实施的27个扶贫整村推进村,由29名县级干部分别包抓。同时,整合省、市、区双联干部、驻村干部、大学生村官等帮扶力量,组建起287个驻村帮扶工作队,深入建档立卡贫困村开展***工作,并组织推选优秀党员干部到贫困村挂职,任第一书记,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9月14日,在五马乡河口村,记者见到了省水利厅下来挂职的帮扶干部郑熙,任河口村第一书记的她,到村上还不到两个月,已经跑遍了村上的155户人家,为村上新建卫生室协调好了宅基地,为村里开办了两家网店,还邀请6家施工企业到乡上,与乡上签订了用工协议,帮助河口、陈坝等村没有外出务工的年轻劳力找上了工作,并和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村委会干部一起完成了贫困户的建档立卡工作,细化了具体的脱贫措施。
精准识别找短板,精准施策破难题
“***,精准识别贫困对象是前提,这样才能做到帮扶对象精准。精准掌握致贫原因是基础,问题的症结找到了,才能对症开方,制定脱贫计划,精准发力实现脱贫目标。”陇南市委常委、武都区委书记田广慈说。
省上“1+17”***行动启动后,武都区组织区、乡、村各级干部和驻村帮扶工作队逐村逐户调查摸底,与贫困户对接。
通过数据的汇总和分析,将全区贫困程度最深、贫困人口最集中、扶贫难度最大的地区,划分为马营、洛塘、隆兴、藏族集聚区4个特困片区,涉及17个乡镇296个行政村,其中贫困村246个、贫困人口8.39万人。
特困片区是***的靶心,也是攻克的难点。为了啃下特困片区这一“硬骨头”,武都区整合交通、水利、教育等项目资金和帮扶力量,以“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的方式,聚焦发力、集中突破,形成了扶贫攻坚的“拳头效应”。
武都区将90%以上的财政扶贫资金和80%以上的涉农项目资金集中向特困片区倾斜。今年,区本级财政已安排1100万元用于特困片区群众急切需求的村组道路、小型水利、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
9月15日,记者驱车从武都城出发,翻过好几道山梁,才赶到马营特困片区的池坝乡新庄村,新修的砖瓦房整齐排列,平整的水泥路连通村社,家家吃上了自来水,户户发展起了中药材产业。
“我们村是武都海拔最高的村,有2400多米,受交通、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是典型的贫困村,通过这两年各个部门的全力帮扶,咱村真是大变样。”村民王社员高兴地说。
为补齐制约贫困群众脱贫的“短板”,武都区抢抓全省“6873”交通突破行动机遇,加快特困片区“通村路”“断头路”建设步伐,新建成的五阳公路,让武都区五马、裕河等乡镇的群众走出了大山,正在加紧建设的礼武公路将彻底改变武都至礼县沿线群众行路难的历史。今年,还实施了115个村的通村道路硬化工程、156个村的安全饮水项目、23个贫困村和42个自然村的农网改造工程、188个村的标准化卫生室项目和2000户危房改造项目,特困片区的基础设施得到很大改善。
针对坪垭藏族乡9个村的群众都生活在山上,土地效益低、地质灾害频发、上学就医都不方便的实际,今年启动了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将投资5.1亿元,把除铧咀村以外的8个村1236户5731人全部搬到山下。
坪垭藏族乡乡长孟主干告诉记者,搬迁点由政府统一规划,将藏族文化、旅游开发、生态保护有机融合在一起,让搬下山来的藏族群众通过开办藏族特色的旅馆、旅游商店、餐馆等增加收入,同时,对迁出区土地进行退耕还林,发展花椒、核桃等特色经济林。
壮大产业、金融支撑,合力铺就致富路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光靠政府的资金项目扶持和干部的倾力帮扶远远不够,关键是要变“输血”为“造血”,提升贫困村的内生动力,提高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
武都区把***与特色产业提升结合起来,在充分尊重气候、自然资源等先天条件和贫困群众意愿的基础上,确定花椒、油橄榄、中药材等特色产业为山区群众致富奔小康的主导产业。通过品种改良、综合管理、电子商务、举办节会、科技创新等措施,精心打造“中国花椒之乡”和“中国油橄榄之都”两块金字招牌。
蒲池乡蒲池村村民周代顺一家6口人,过去家里的11亩山地大部分种的是小麦和玉米,一亩地收入700多元。这些年,在政府的引导下,他全部种上了花椒,今年,他家的花椒收了1200多公斤,卖了9万多元。
“为了让咱们早日脱贫,政府对特色产业的支持力度非常大,不光派技术员传授剪枝、嫁接等技术,还年年办花椒节打造品牌、拓宽市场,帮咱把花椒卖上好价钱。”说起发展花椒脱贫的情况,周代顺很是激动。
武都区区长肖庆康告诉记者,目前,全区花椒栽植覆盖36个乡镇(街道),种植面积100万亩,花椒产量4000万斤,产值18亿元,人均花椒纯收入211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一半以上;油橄榄种植面积达到36.2万亩,占全国的60%。2014年,产油橄榄鲜果1.4万吨,榨油2000吨,实现综合产值7亿元,武都橄榄油产量占全国的93%,油橄榄鲜果产量占全国的91%,是全国最大的初榨橄榄油生产基地。今年预计产鲜果1.97万吨,榨油3000吨,产值将达到10.73亿元。
为打破时空局限,让农产品搭上“互联网+”的时代快车,与全国的大市场有效对接,武都区把电子商务作为提升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水平的突破口来抓,通过政府推动、市场运作、万众创业、协会规范、微媒营销等手段,全区电子商务如星火燎原般遍及山乡。
“真没想到,在网上开店,不光把家乡的特色农产品卖到了全国各地,还实现了返乡创业梦。”武都区姚寨镇农民姚玉宝以前在外地打工,2014年开办网店,在家门口创业。目前,他的“陇上珍品汇”网店信誉等级已达一皇冠,销售土特产品7000多笔,销售总额80多万元。
如今在武都,和姚玉宝一样,越来越多的农民通过开网店走上了致富路。截至目前,全区开办网店1224家,实现电商销售总额1.64亿元。
贫困户之所以贫、之所以困,就是因为缺少资金,让很多想法不能变成现实。为了解决贫困户贷款难这一老大难问题,武都区完善金融扶贫机制,支持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在贫困地区延伸服务网点、加大信贷投放、强化金融服务。同时,通过推行“三权”抵押贷款,把农村“沉睡的资源”变成了“流动的资本”,激发了贫困群众脱贫创业的积极性,并及时发放双联贷款、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和***小额贷款,最大程度解决贫困户资金周转短缺问题。
扶贫贵在扶智,武都区人多地少,越是偏远、落后的村,村上劳动力文化水平越低,针对这一现状,区上扶贫、劳务、农牧、林业、科技、文化等部门联合,进村开展科技文化、家政服务、汽车修理等方面的培训,并围绕市场需求,开展订单培训、创业培训、专题培训等方式的精准培训,大大提高了贫困群众的创业、就业能力。今年前8月,全区输转农村劳动力13.82万人,创收16.9亿元。
凭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不甘落后的心劲,武都58万人民凝心聚力、携手同行,必将攻克一道道难关,在***的实践中,绘就出气壮山河的动人画卷。
新闻推荐
陇南5县区25乡镇遭受暴雨冰雹灾害本报陇南讯(记者周者军)6月3日至4日,陇南市武都区、礼县、文县、成县、康县境内局部地方相继发生雷电大风、短时强降雨和冰雹天气,25个乡镇遭受暴雨冰雹灾害,造成直接...
礼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礼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