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在栗亭打听诗圣的下落

兰州日报 2012-07-16 22:52 大字

因诗圣杜甫的一段流寓经历,以及他描写这里富庶秀丽的佳句,徽县栗亭名扬天下。

杜甫是1250年前流落栗亭的。1250多年,多么漫长的历史长河,多么遥远的时空。今天的我们吟诵一代诗圣留在这里的不朽诗篇,追寻诗圣的足迹,还能打听到诗圣的下落吗?

“路首栗亭西,尚想凤凰村。季冬携童稚,辛苦赴蜀门”(杜甫《木皮岭》)。凤凰村,就是今成县“杜少陵祠”。坐落在县城东南边飞龙峡口。如今我们看到的“杜少陵祠”,依山傍水,茂林修竹,红墙绿瓦,闺宫建筑,形似富豪之家庄园别墅,阔绰壮观。杜甫是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初冬为避安史之乱携家带口流落陇右,寓居同谷的。我无法想象当时杜甫在飞龙峡口的屋舍是个什么样子,只从他的《同谷七歌》其一、其七中读到“有客有客字子美,白头乱发垂过耳。岁拾橡栗随狙公,天寒日暮山谷里。”,“男儿生不成名身已老,三年饥走荒山道……”的诗句。透过这些诗句,我仿佛看到一位白头乱发、穷困潦倒的诗人住在“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的破茅草屋前饥肠辘辘、满腔愁绪的情景。难道诗人离开同谷(今成县)到了米粮之川的古栗亭县后,仍旧过着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悲惨生活,才写下“尚想凤凰村,辛苦赴蜀门”的诗句吗?天下之大,竟然没有诗人的容身之地?诗人为何要“辛苦赴蜀门”?富庶的栗亭和同谷一样竟然容不下一个诗人吗?

带着种种疑问,种种猜测,我有幸参加了2012年5月19日徽县文联在栗亭乡政府举办的“栗亭文学笔会曁纪念杜甫诞辰1300周年座谈会”。随天水杜甫研究会、汉中、徽县、两当、成县60多位教授、师友一起寻访杜公村,。

“栗亭名更佳,下有良田畴。充肠多薯蓣,崖蜜亦易求。密竹夏冬笋,清池可方舟。虽伤旅寓远,庶遂平生游”(《发秦州》)。杜甫从秦州出发时,就渴望早点到“良田畴”的栗亭去。从天水到礼县、西和、成县绕了一大圈,处处解决不了一家人的温饱,又急急忙忙赶赴栗亭。诗人多么希望在米粮之川、清池可方舟的栗亭停下流浪的脚步,过上诗人理想中吃饱穿暖,寄情山水的闲适生活。诗人的理想实现了吗?让我们走进今天的杜公村看一看吧!

五月的栗亭,艳阳如火。一马平川的沃野田畴里小麦、菜籽、苞谷一眼望不到边,绘制成一幅锦绣田园图。小麦正在扬花吐穗,菜籽鼓胀着沉甸甸的角夹,青纱帐一般密密层层的苞谷林在阳光下一个劲儿疯长,一派丰收在望的景象。考烟基地、花卉苗圃五彩斑斓、人影浮动。汽车在这样的田间地头奔驰,仿佛走进了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车窗外飘来农人劳作时高亢嘹亮的山歌:“感谢呀党的政策好,大仓满来,小仓啊流……”一幅和谐、安详、劳作,充满诗情画意的生活画面展现在我们面前。这样富庶美丽的地方,诗圣妻儿还会挨饿吗?他们的住所又如何呢?

不知不觉,汽车停在了一家农舍门前。走进一扇木大门,看见约有两亩大的院子里并排矗立着两座红砖瓦房,一座土墙青瓦耳房。院落宽敞干净,房门紧锁。正当我莫名其妙时,栗亭乡的讲解员向前来采风的一行人讲解,这里就是1250年前杜甫在栗亭的故居。从北宋到解放初期,历朝历代都在这里修建过杜公祠,1952年土改分房时,杜甫祠堂作为公有财产分给一姓范的农户,祠堂被这家人拆除,盖起了今天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民房。如今这家人全部外出打工,房门一直紧闭。村里一位年过七旬,名叫范继宗的老人向我们讲述他记忆中的杜公祠,三间瓦房,中间有一尊杜甫塑像……屋檐下残存的一些铺路石子,院边枯竭的一口水井是当年杜甫留下的遗物。几块《重修杜少陵祠堂记》石碑孤零零地静卧在荒草丛中,见证着杜甫一家留在这儿的生活气息,历史的沧桑。

从杜公村出来,我们还准备寻访杜甫当年的“钓鱼台”。无奈前日刚下过一场雨,我们无法前行。站在两河口大桥上,遥望崇山峻岭的峡谷,听着讲解员说,峡谷里有一块巨大的青石板,石面平坦如席,上有一处形似人臀部的印迹和一双脚印,传说是杜甫当年钓鱼时留下的。石下清潭见底,碧波荡漾,山峦弄影,游鱼戏水。东岸峭壁石崖上镌刻着“宛在中央,少陵钓台”八个大字,呈丁字形排列,为明正德年御史潘公所题。杜甫当年是坐船进去的,经过千百年的岁月变迁、斗转星移,而今峡谷内水流细细,山道泥泞,亦不能驱车前行。我们一行人只能站在那座大桥上,眼巴巴地遥望远在云雾中的“杜甫钓台”,遥想杜甫当年荡舟清池,悠闲地坐在青石板上垂钓的情景。

回到车上,望着车窗外飞速而过的田园画面,我不由得这样想,唐朝时杜甫眼里“下有良田畴,清池可方舟”的栗亭,你为什么连一个诗人都不肯挽留?解放初期的栗亭,你为什么连诗人留下的几间破屋都要拆除殆尽,让我们无法触摸诗圣在这里留下的丝丝气息?假设诗圣来到今天的栗亭,他的生活又将如何?他还会再离开吗?

听说栗亭又要复原杜公祠,这是新时代徽县人民送给一代诗圣多么丰厚的一份献礼。但愿复原的杜公祠不失当年之风貌,作为世世代代传承杜诗文化的纽带,以便后来者沿着诗圣的足迹一路前行,让诗圣的诗魂在栗亭大地万年流淌。从许多资料中分析,杜甫在栗亭仅仅停留了六七天时间,就上了“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奔赴天府之国的成都。我仿佛看到,1250年前那个隆冬的早晨,衣着褴褛的杜甫带着妻儿,迎着凛冽的寒风,拄杖攀崖,躬身跋行在山道上渐行渐远的背影。

“栗亭名更佳,下有良田畴……”我们离开杜公村时,杜公小学传来琅琅的诵读声。1250年前,杜甫带着满腔愁苦离开了栗亭。1250年后,杜甫留下的诗魂依旧在栗亭大地上汩汩流淌。

礼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礼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