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趣横生的两当“棚民”文化
两当号子刘小雷
周海仁
居住在两当县南部深山林区,即秦岭南麓、嘉陵江上游一带的农民们,历史上称为“棚民”。所谓“棚民”,其祖上大多是从山外移居的客家人,他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丰富多彩、妙趣横生的棚民文化。棚民文化是两当独有的一大地域文化品牌,更是影响陇南历史的十大特色地域文化之一。棚民文化有以下主要鲜明特点:
其一:独一无二的“湖广广腔”语言。由于当时棚民大都来自两湖、两广、三江及川黔等地的移民,不同省份和地区的语言在长期共处中互相取舍,彼此融合,从而形成了与陕甘两省截然不同的两当方言语种。其发音既像湖广,又有云南、贵州、四川、湖北人的语言特点,纯属川楚方言变调形成的特殊语音,被当地人称为“湖广广腔”。如今在两当南部山区的泰山、站儿巷、广金、云屏等乡镇,仍保持着这种“湖广广腔”特殊语言和生活风俗。
其二:高亢粗犷的号子。流传于两当南部山区的两当号子,是两当民间文化的“土特产”,具有浓郁的地域风味。两当号子从演唱形式上主要分为“花号子”和“排号子”两种。“花号子”曲调高亢,无唱词,但容量大,演唱者主要通过模仿动物或大自然的某种音符,表达一种狂野悠远的意境。“排号子”曲调较低,有唱词,每句唱词一般由7个字组成,前四个字为一个音节,后三个字为一个音节;演唱形式生动朴实,习惯上由4至6人组成,演唱时特别注重接气,也就是说第一组人即将唱完一句接气时,第二组人即从上句末尾拖腔中接唱,达到一气呵成的最佳效果。
其三:风格奇异的服饰。棚民在服饰方面,具有鲜明的苗族人的特点。男人包头帕,颜色仅限黑白两种,但长度必须够一丈长;上衣穿大襟衣服,没有领口,裤子为大腰裤,裤腿下宽,长度只到膝盖以下。无论男女都统统打绑脚,也就是用布条或布带缠小腿。男女四季都穿用榆树皮或麻柳树皮编制的草鞋。但妇女在走亲戚或赶庙会时穿自家做的花布鞋。草鞋在60至70年代仍有流行。妇女的服饰与男人有所不同,上衣较长,后襟必须拖到大腿上,裤腿盖过膝盖以下;年轻姑娘、媳妇喜欢穿颜色素雅的衣服,而上了年纪的妇女则喜欢穿大红大绿服饰。
其四:淳朴自然的风俗民情。当时棚民的主食是包谷,即用手磨或腰磨将包谷颗粒磨碎,按磨碎的颗粒大小又分为“大珍子”“末珍子”两种。手磨和腰磨是当时加工食物的主要工具,动力主要是依靠人的力量推动石磨,一般是现吃现加工。逢年过节棚民户户都要杀一头猪,并且酿造包谷酒,即今天的“明溜子酒”。杀年猪的同时还要“吃胞汤”,即杀完年猪的人家,要把全村的男女老幼请到自家屋里,围坐在一起吃肉喝酒,猜拳行令,打广子(拉家常),彼此交流加深感情。“吃胞汤”的习俗至今仍在两当南部深山林区广大农村延续、流行。
其五:欢快的农作场面。当时的棚民生活条件极为艰苦,他们主要靠大面积广种薄收来获得全家一年的口粮。由于种植面积大,一家一户的劳动力无法完成,必须请“蹚将”班子打“锣鼓草”(即互相协作锄草)。打“锣鼓草”的日子一般选择在雨后晴天的早上开始,按请的“蹚将”(帮工)的多少每人手拿一把月牙形的锄头在包谷地里一字排开,同时选出五六个声音洪亮粗犷的“蹚将”站在包谷地的另一边,另有两名打鼓和五名敲锣的青壮年“蹚将”。随着锣鼓声同时有节奏的响起,一名“蹚将”高声唱起了山歌。与此同时,锄草的“蹚将”班子挥动锄头,踩着鼓点和歌声,飞快地向前锄地。一曲结束,锣鼓声暂停,“蹚将”班子才能稍稍休息。一个10至15人的“蹚将”班一天可锄草数十亩。
其六:奇妙有趣的婚嫁习俗。在当时条件下,棚民的先祖们没有“指腹为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约束。青年男女唱着山歌,吹着自制的竹笙自由恋爱。无论男娶女、女嫁男都一视同仁。
其七: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经过几百年的传承和发展,棚民的住房也有了很大的改观,逐步由落地草棚变为土木结构的草房和瓦房。建筑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即:修房必须先立房架子作为骨架,房架子有三柱落脚、五柱落脚、七柱落脚等;一般五柱落脚以上的房屋都建有廊檐,檐宽2至3米,主要用于吃饭歇凉或堆放农具杂物。
新闻推荐
新华社兰州9月3日电(张新新王生元)9月3日上午,甘肃省首条采用PPP(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建设的两徽高速公路(两当县至徽县)通...
两当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两当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