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王冬梅不到10岁就扛起家庭重担,20多年如一日悉心照料卧病在床的养父母和奶奶 大山深处,养女的孝心深似海

兰州晨报 2011-12-01 17:02 大字

王冬梅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养母。

两个月前,王冬梅作为全国“孝老爱亲”道德模范,出现在央视的荧屏上;几天前,她又成为“感动甘肃·2011’十大陇人骄子”的候选人。这些消息,在翠绿环抱的陇之南的大山深处,让人们一次次为她感动和骄傲。

她只是养女,却20多年如一日悉心照料年迈的养父母和奶奶,她的善行和孝道,在陇南市两当县金洞乡的大山里,谱写了一曲爱的篇章——

小小年纪扛起家庭重担

王冬梅的家在金洞乡太阳村。两岁时,她被养父母收养。当时,爷爷奶奶健在,养父母凭着年轻力壮,一家五口人生活还过得去。背书包,上学堂,是儿时小冬梅最大的愿望。可是,王冬梅小学还没毕业,就不得不辍学,因为养父母双双卧病在床,她只得回家伺候老人,下地干活。

就此,生活的重担压向了不到10岁的小冬梅。“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烧火做饭、喂猪拾柴,然后下地劳动。”11月27日,记者来到太阳村,一些村民告诉记者,这样的生活,是那时候王冬梅生活的一个常态:大清早,村里同龄的孩子都背着书包上学去,而小冬梅只能背起背篼、扛着锄头,边走边悄悄地流泪。坚强、懂事的小冬梅支撑着这个家庭一路走了下来。

谈婚论嫁,王冬梅招赘女婿上了门,为的是能继续照顾养父母。婚后,她和丈夫起早贪黑、忙里忙外,共同撑起了这个贫困而艰难的家。

照顾老人二十年如一日

村民们告诉记者,随着老人的病情加重,脾气也变得古怪起来,经常会莫名其妙地发火。起初,王冬梅也觉得委屈,但她从来没和老人顶过一句嘴。不论受了多大委屈,王冬梅都会把饭菜按时端到老人面前。

“孝就是顺,就是不和老人顶嘴,不和老人生气。”王冬梅说。王冬梅对老人的关心无微不至,还根据老人各自不同的口味,做不一样的饭。王冬梅整天围着锅头团团转,丈夫体恤她的辛苦,一个人包了所有的庄稼活。

奶奶和养父都相继卧床不起,不能自理。王冬梅每天帮奶奶翻身,为父亲按摩,经常把他们抱到院子里晒太阳。有一年夏天,王冬梅下地帮丈夫收割小麦,奶奶身边没有人陪护,等她回到家,一股大便的臭气扑面而来。进屋时,奶奶正满脸怒气,茶杯、药瓶等扔了一地。看到这一切,王冬梅的眼泪忍不住夺眶而出,她默默地给奶奶换衣服,擦身子,清理脏物……在王冬梅的精心照料下,两位老人卧床3年,身上没有一点褥疮和腐烂之处。

20多年的风风雨雨,直到奶奶和养父去世,她从没和老人吵过一次架。乡亲们说:“他们没有血缘,却比亲生的还要亲。”

屡遭磨难从不言放弃

王冬梅还没从失去亲人的悲痛中缓过神来,去年春节过后不久,丈夫邓九龙又因积劳成疾,突发脑溢血。王冬梅赶去百里之外的两当县城请医生,孰料却在途中发生车祸,被送往医院救治。第二天,丈夫也被送到了医院。半个多月后,王冬梅的丈夫脱离了危险,但却瘫痪在床,家里为此还欠下了2万多元的债。

一次次打击,一次次磨难,但王冬梅还是再一次挑起了家中的重担。“人要上对得起老天,下对得起良心,不能撇下70多岁的养母和瘫痪在床的丈夫不管,只要我活着,就要养老人,拉孩子。”王冬梅说。

王冬梅一边照顾卧病在床的养母、丈夫,一边种庄稼。为了还账和供两个孩子念书,她养了6头牛,20多只鸡。稍有闲暇,她就上山挖药,采摘野菜,拿到集市上去卖,终于供两个孩子上完了初中。让王冬梅略感欣慰的是,两个孩子初中毕业后,学会了做饭和理发的手艺,开始自立。虽然,她的生活曾几多不幸,而今后的生活也还有一定困难,但王冬梅却从没想过放弃:“我不后悔,孝顺老人,是我的责任。”

文/图 本报记者 鲁明

新闻推荐

日前以两当县红色革命文化园区为核心的红色旅游建设全

日前,以两当县红色革命文化园区为核心的红色旅游建设全力推进,杨店古建一条街、东山红色革命纪念园、太阳寺两当起义部队改编地和出境地等3个红色景区招商引资正在紧锣密鼓实施中,“两...

两当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两当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