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县:全力攻坚美丽乡村建设

陇南日报 2020-02-20 01:01 大字

本报通讯员崔丽红

为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实现美丽乡村全覆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康县各乡镇在坚决打好当前疫情防控这场“硬仗”的同时,算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这本“大账”,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发展,掀起农业农村工作“春季攻势”高潮。

美丽乡村建设全面展开

“我们是按照‘重点打造、后续提升、旅游带动、融合发展’的总体思路,对预建设村的房屋改造、道路硬化、广场建设、景点打造等进行了勘察规划,结合各村特点、规划先行、一村一品、提前着手谋划建设。”岸门口镇镇长杨新颖对笔者介绍道。

“现在乡镇包村干部已经下沉到村里,发动群众备石备砂、整理路基、清理乱堆乱放、拆除影响美丽乡村建设的危房,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已全面展开。”豆坝镇负责人说道。

笔者了解道,各乡镇在结合2019年美丽乡村建设情况的同时,根据各自乡镇总体布局规划和地域特点,都已经提早谋划,安排部署,一场全力打造卫生整洁、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春季攻势”拉开了序幕……

近年来,康县立足县情实际,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并以农村公益设施共管共享为抓手,建立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护机制,实现了从建设美丽乡村、管理经营美丽乡村到打造全域旅游大景区的蜕变。

多举措巩固脱贫成效

一年之计在于春。康县把培育多元富民产业作为美丽乡村建设和脱贫成果巩固的关键之策,抢抓农时及早安排部署,做到生产计划早安排,技术推广早部署,增产措施早落实,技术服务早行动,全面开展以特色产业培育为主的春耕生产工作。

结合当前持续回暖的晴好天气,动员群众开展田间管理,开展春播洋芋、天麻、木耳点种,油菜施肥除草、经济林综合管理等;持续开展食用菌加工生产;结合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发展带贫产业草莓、中蜂、冷水鱼等,为发展乡村旅游、巩固脱贫成效打好基础。

经济林管护紧锣密鼓

连日来,各乡镇严格按照县委1号文件精神,在确保疫情联防联控网格化责任落实的前提下,紧紧围绕产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产业快速协调发展、助推农民增收致富的目标,抢抓有利时机,按照经济林综合管理要点,迅速行动,全面推进春季经济林综合管理工作,做到了“两手抓”、“两不误”。

及时宣传动员。向广大农户大力宣传经济林病虫害危害性和综合管理的必要性,动员群众发挥经济林综合管理的主体作用,积极主动落实经济林综合管护各项措施。

抢抓时机迅速实施。充分抓住有利时机,严格按照清园、修剪等管护措施对核桃树、桑树等经济树进行综合管理。以农户为主体,从川坝到高山,由近及远,逐项落实管护措施,有效推动了经济林综合管护工作。

强化技术指导。积极联系农技站、蚕桑站专业技术人员到各村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严格落实经济林综合管理技术措施,切实提高管护水平,确保村不漏户、户不漏树、整体推进,为经济果树丰产丰收奠定了基础。

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加大

为进一步提升全镇美丽乡村建设及镇村环境整治水平,各乡镇充分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积极培养群众环保意识,引导群众改变陋习,发挥主动性,做好村旁、户旁、沟旁、路旁“四旁”绿化美化。

严格落实门前三包,持续抓好村评户比。扎实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镇村两级干部下沉到户,发动农户落实门前三包;动员群众参与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彻底清理户内户外、房前屋后生活垃圾,呈现出全民参与、齐抓共管的人居环境治理浓厚氛围。

贯彻落实生态理念,丰富风情线内涵。各村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按照四季有景、四季有花的要求,组织广大志愿者、党员干部扎实开展水资源保护、水岸线管治、公路沿线绿化等工作,认真维护河道生态环境,提前开展“花满康县”覆土、播种,结合地域特色,打造重点观光风景,创建绿色天然、生态宜居的美丽新康县。

新闻推荐

投下神圣的一票

1月6日,康县太石乡河口坝村举行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选举工作。本报通讯员安维东...

康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康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