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扶到点子上 康县“造血式”扶贫助民走上致富路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白杨
通讯员焦杨红崔丽红
“这次分红,我分到了18000元,心里很高兴,特别感谢刘总他们这一帮年轻人。由于家里老人年事已高,孩子还小,不能出门打工挣钱,只能在家里干农活。自从去年与康县鸿泰农业公司合作,我负责栽植盆景和花卉,他们公司负责销售,效益很好。”康县城关镇土黄沟村村民孙崇发双手捧着沉甸甸的“红利”激动地说。
1月8日,康县城关镇斜崖村鸿泰农业产业园广场上热闹非凡,一沓沓百元钞票格外醒目。村民们欢聚一堂,谈论着电子商务、特优产业、“三变”改革带来的新变化,享受着成为“股东”后再次分红的喜悦。
只有发展才能实现真正的脱贫。康县城关镇紧盯“两不愁三保障”,着力从特色产业发展和电子商务培育上狠下功夫,千方百计帮助群众持续增加收入,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甜蜜事业”释放“绿色红利”
据了解,前几天城关镇斜崖村的分红大会就是康县鸿泰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年终的“甜蜜”总结会和“股东”们的红利分享会。
“我们把流转来的1000亩林地打造成了蜜蜂的‘快乐家园’,并注册了西秦岭、陇原蜜都、蜜颜露、蜂群部落、菌群部落、约酒蜜等14类商标,申请了蜂蜜养生茶和约酒蜜两个专利;去年为群众分红263500元,今年我们将再次延伸产业链,加大扶持力度,全心全意为家乡父老的甜蜜事业添砖加瓦、贡献力量。”在康县鸿泰农业公司负责人刘鸿飞的未来规划中,他们将立足康县山清水秀的自然资源,把流转的1000多亩土地打造成集科研、种植、养殖、旅游休闲为一体的蜂文化产业园,把小企业做成大企业,把大企业做成大家的企业。
“康县鸿泰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是我们村引进的企业,刘总他们的团队很有闯劲和魄力,而且企业规划很好,给全村群众带来了福利,尤其是‘土地入股’,群众更是‘双收益’。”城关镇斜崖村党支部书记李建堂说。
康县城关镇抓牢“股”这一核心,“民”这一根本,“连”这一关键,以“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电子商务”的模式,在斜崖村建成蜂文化绿色生态农业产业园和电商扶贫服务驿站,2019年营业额达400万元,带动212户贫困户和群众就业,并获得分红,扶持大学生就业8人,并注册了中蜂养殖协会。该产业园已成为康县中蜂养殖、产品加工销售集散地和康县龙头产业之一。
“夕阳产业”焕发勃勃生机
康县城关镇以“万亩桑、千座棚、万张蚕”为目标,引进高新生产技术和设备,开展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打造了以集蚕桑种养、桑蚕丝研发、生产、初加工、销售为一体化的蚕桑开发企业。
“康县佳纺蚕桑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位于我县城关镇,他们与城关、云台、大南峪、王坝、大堡、长坝、望关、周家坝等8镇14村的农户签订土地流转合同,每亩每年保底分红200元,受益116户,贫困户48户;并积极响应县上的号召,对贫困户产业入股资金实行入股1万元保底年分红800元的模式,5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受益,每年累计增收37000多元。”康县蚕桑中心副主任冯有贵说。(转2版)
新闻推荐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通讯员焦杨红深冬季节的康县,虽然寒意袭人,但走在错落有致、干净整洁的美丽乡村,却让人很舒坦、很惬意...
康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康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