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县:渐入佳境的“绿色”效应
(上接第一版)
“我们合作社总共种植32亩蔬菜,带动12户贫困户在基地上班。”杜仲美告诉记者,他们种植的都是应季蔬菜,而且绿色天然,所以比较受欢迎。
作为一个传统农业村,杜坝村一直以来就有种植蔬菜的传统,但大都以露天蔬菜为主,效益不高。如今,依托原有的条件和基础,大力发展大棚蔬菜,为农户打造一条自我“造血”之路,助力农户增收致富。
“现在村民看着大棚蔬菜的效益越来越好,都想加入进来。”杜仲美告诉记者。
而在与云台镇同处康北的迷坝乡,则把发展的眼光投向香菇产业,在发展中变零散生产经营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积极建设食用菌产业孵化园,吸引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入,带动贫困户参与生产经营,去年实现种植收益43万元。
“去年我们合作社获得了8.5万元的分红,今年又增加了3个大棚。”同兴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段淑英说,只要肯踏踏实实干,收入肯定会比去年高。
不止蔬菜和香菇产业,在康县,中蜂养殖、蚕桑、木耳等特色产业已渐成规模。目前,康县扶持引导群众发展核桃、花椒、茶叶等优势特色经济林果135.08万亩,2万多农户8万多人从事黑木耳、香菇、天麻等食用菌生产,实现了提升产业适宜区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全覆盖。
康县还通过整合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451万元,用于发展食用菌种植、中蜂养殖、蚕桑养殖、茶叶培育等产业,14家龙头企业与70家合作社实现产销对接,带动贫困户1300多户增收。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特色林果进入盛果期和农产品电商的迅猛发展,绿色生态富民产业已为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带来更多收益,为全县人实现脱贫致富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共享: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
康县因自然生态而美。
而事实上,来过康县的人都知道,花桥村、凤凰谷、朱家沟等一批美丽乡村已经在康县遍地开花,不仅串珠成链,而且结链成网,康县已然成为一个
“不要门票的大景区”。
自然,旅游也就成为了康县脱贫攻坚的“利器”。
几年前,阳坝镇天鹅湖新村村民周怀江毅然放弃了在外就业的机会,回到了风景秀丽的老家开办农家乐。
“前些年在外面打工,跑了很多地方,没挣到什么钱,家里老人年龄越来越大需要照顾,所以就回来了。”周怀江来告诉记者,返乡后,他意识到,拥有绿水青山的村庄才是自己创业的地方。在政府的支持下,他办起了农家乐并利用家里的闲置房开办了农家客栈。
“去年总共收入了20万元。”周怀江告诉记者,他在经营农家乐和农家客栈的同时,还开了微店,主要销售当地的土特产品,尤其是蜂蜜,格外受游客青睐。
“我们这里优美的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而旅游产业也使村民的收入越来越高。”周怀江说,今年他打算重新改造一下客栈的卫生间,提升客房环境,同时在三楼开设茶餐厅,以此留住更多的客人。
的确,先进的绿色发展理念,让良好的生态资源逐渐在百姓的手中“变现”,越来越多的人被康县的绿水青山所吸引。
近年来,康县立足生态优势,做足山水文章,积极顺应乡村旅游发展大趋势,把乡村旅游作为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的新业态,全力打造全域旅游大景区,把“风景”变成“产业”、将“美丽”转化成“生产力”。
据了解,现在康县从事乡村旅游的贫困户有5176户,占建档立卡贫困户7624户的67.9%,有效带动了贫困群众增收致富。2018年,全县共接待游客251.94万人,同比增长23.2%,实现旅游总收入11.73亿元,同比增长3.2%,新增旅游就业人数560人,带动235户贫困户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
同时,依托绿水青山、乡土民俗资源,结合全域旅游,统筹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彰显特色、融合推进,开发多种类型乡村旅游,培育了69个乡村旅游示范村,发展农家乐农家客栈320户。
靠山养山治山吃山,康县以生态为统领,结合脱贫攻坚,探索出了一条贫困山区旅游脱贫之路,使之成为了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有效路径。
荒山增绿,群众增收,勤劳朴实的康县人正借力山水,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脱贫的靠山。
新闻推荐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曹立萍发展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如何推动金融积极介入,实现金融和产业的对接和联...
康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康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