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陇南奋进新时代】 从土坯房到“乡间别墅” —改革开放四十年陇南农村建设综述
康县花桥村赵卫国摄
礼县上坪乡青林村薛小平摄
康县美丽新农村谈龙摄
两当县张家乡新农村颉成荫摄
文县尚德镇丰元山新农村李智谋摄
礼县永兴镇文家村薛小平摄
本报记者杨丽君
“现在的农村,家家住进了新房,村村有文化广场,农民幸福指数不断攀升。”在当下的陇南乡村采访,每个村民都能概括出自己的幸福维度。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全市广大乡村的变化不仅仅来自修路建房,几乎涉及农村生产生活的全部:一处处依山傍水、绿树成荫、美不胜收的新村引人注目,不仅外观美了,而且美在生态、美在风尚、美在情怀。
乡村,这一传统意义上的地理名词,如今已不再是封闭困守的社会空间。
从土坯房到“乡间别墅”———
四十年,农村住房从土坯房到砖瓦房,再到混凝土的框架结构,住房的变化见证了一段农村改革的历史,书写了新时代农村居民的幸福生活。
“以前那个时候肚子都吃不饱,全家老小住在一间破旧的房子里……”初冬时节,走进宕昌县新城子藏族乡新坪村,杨太金老人坐在自家院子里边晒太阳边绣十字绣回忆。
将时间的齿轮前移四十年,之前的新坪村村内环境脏乱不堪、人畜混住,仅有一条崎岖蜿蜒、凹凸不平的林区小道,而如今,简易板房变成了藏羌特色民居,静谧而洁净的村庄宛如一幅油画……
住房,在老百姓心中,不仅是一个遮风挡雨的住所,更是承载希望的港湾。在陇南这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市,老百姓对住房的感情更加炽烈,更加深厚。
下半截是石头,上半截是土坯,这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住房的真实写照。因此,建设新农村,首先就是让老百姓住上好房子。
“5·12”地震后,陇南市抢抓灾后重建机遇,坚持民生优先,首位推进住房重建。原址重建、整村搬迁……从灾后重建的特困户,到脱贫攻坚的贫困户,能维修的维修,新建的新建,几年时间,将陇南农村推进了30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陇南市更是不断完善美丽乡村规划体系,采取政府引导、整合资源、群众自主、社会帮扶等多种方式,开展农村房屋建设和危房改造,建成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村民居、新农村示范长廊和示范村。其中,省上于2016年下达农村危房改造任务14416户,2017年下达24630户,2018年下达28373户,截至现在,共实施危房改造43046户。
四十年来,在陇南市广大农村,一座座装饰一新的砖瓦房、整齐划一的楼房里,电视、电脑、电冰箱、电磁炉等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
村庄美、田园美、环境美,一个个美丽宜居乡村脱颖而出,已成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地方。
从出门难到“抬脚上车”———
泥泞难走的羊肠小道已成历史,运输东西不再靠肩挑背驮,一条条水泥路贯通各个村落:雨天,不怕打湿裤脚;晴天,更是干净整洁。
“过去住在这深山,有的老人一辈子都出不了一趟门,有的年轻人熬不住寂寞都搬走了……”武都区裕河镇余家河村曲家安社谈德军感叹。
曲家安社林木茂密,树荫覆盖,沿路看不见人烟,大有“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之感。祖祖辈辈多少年,从村里到镇上,只有一条人踩出来的羊肠小道,运输东西就靠肩挑背驮。
事实上,千百年来,莽莽大山不仅让曲家安社与外界隔绝,也成为康县阳坝柯家河、武都裕河一带群众通向外界最难跨越的阻隔,出行要跋山涉水、运物靠人背畜驮。
如今,五阳公路修通后,谈德军终于过上了他梦想已久的生活:出行再也不是“抓藤揽葛攀悬崖、披荆斩棘穿森林”,“看见一村庄,走得泪汪汪”,特别是在外面安家的儿女也能经常回来看看,开车直接就到了家门口。
陇南市把新农村建设与脱贫攻坚、特困片区开发、易地扶贫搬迁和文明长廊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几十年前,人们出趟门鞋子和裤腿上挂满泥浆是常事,稍微偏远的乡镇去趟城里至少要两天,而现在家门口便能“抬脚上车”……
“十三五”期间,陇南市共实施农村公路建设项目886项5894公里,总投资22.99亿元,实现了所有乡镇和3201个建制村通水泥(沥青)路。
此外,陇南市还加快水利设施建设,“十三五”以来,全市共争取和落实各类水利投资12.331亿元,2016-2017年解决了51万人的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0.32万亩,累计完成节水灌溉面积8.13万亩;新建堤防81公里。
从“吃不饱”到丰衣足食———
农村生产活动核心由单一的农产品种养,逐步发展为以增收为核心、多元经济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农民的市场融入度不断提升,收入不断增长。
翻看村里的历史记载,“没饭吃”是康县岸门口镇朱家沟村老一辈人共同的回忆。
作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农村发展缩影,朱家沟村人从吃不饱饭到办农家乐招待游客,可谓天壤之别。这一点,村支书朱彦杰感受最深:“以前群众天天都在地里忙活,就地里那点东西都顾不过来,哪还想着去干别的?”
从“温饱线”上迈进了富裕门,朱家沟村的变化来自于依托生态自然资源和红色文化资源优势,打造了一个异于其他乡村的“新农村”,打响了品牌文化,提升了旅游品位。
“周末和过节的时候,农家乐生意尤其好,客人必须提前预订才有房间。”朱彦杰说,很多农民变成了个体商户,努力经营,收入就很可观。
朱家沟村只是一个缩影。截至目前,陇南市共打造国家乡村旅游模范村2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5个、省级旅游扶贫试点村12个、市级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村65个。2018年1-5月份全市乡村旅游共接待310.98万人,同比增长51.03%,乡村旅游收入7.76亿元,同比增长68.69%。
“改革开放之后,起码人能吃饱了。”这是很多老人的感叹。而对现在广大村民来说,不仅要吃饱,更要“兜里有钱”,日子才算过得好。
围绕如何实现全面小康,全市美丽乡村建设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让广大农民鼓起了“钱袋子”。
———发展特色农业。“十三五”规划实施以来,全市特色产业基地面积达到1100万亩,比“十二五”期间的1050万亩增加了50万亩,总产值达到了168亿元,比“十二五”期间的150亿元增加了18亿元。
———发展电子商务。全市目前共开办网店14525余家,农产品网络销售额累计达到101.89亿元,增加就业10.909万余人,培训人数23.8952人(次),带动贫困农民人均增收671元。
———发展劳务经济。“十三五”期间,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23.21万人次,劳务输转总人数达到197.85万人次,创劳务收入332.5亿元。建立较为稳定的劳务基地300个,农民工返乡创业人数达到2.9万人,截至2018年5月份人均纯收入达到8863元。
从“懒散乱”到气象万千———
农村有没有发展,美不美,一看环境,二看民风。陇南市新农村建设既重视“面子”,也重视“里子”,让农村风尚美了起来。
几十年前的农村,一入夜,星星点点的煤油灯亮起、熄灭。农民或坐在门前闲聊,或早早上床睡觉,鲜有其他娱乐。
后来,个别人家买了黑白电视机,一到晚上便搬到院子,全村人坐在一起看。有的时候,村里还会来放映电影的人,全家老小早早吃过饭聚集在一起,比过年还热闹。
发展至今,不只新村大变样,村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早已不局限于电视电影,而已忙得“不亦乐乎”了:村里设施齐全的文化广场上,总能看到一派充满活力的热闹景象:老少皆宜的广场舞跳起来、歌儿唱起来。而农闲时节,送文化下乡、农民运动会等,更是让老百姓的“文体大餐”丰富多彩。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陇南市还在各农村建设点的宣传栏、院墙、景观道上,制作了包含生态、廉政、孝心、党建等内容的特色文化长廊,一面面农家院墙从乱涂乱画到图文并茂,变身成为生动形象的扶贫文化墙。
“这些‘会说话’的文化墙,村民看得懂,更记得牢,引导村民告别以前的不文明现象,还很好地宣传了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徽县江洛镇徐杨村村支书王建华赞不绝口。
“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强调的是物质基础,“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则是立足于精神层面。走进康县岸门口镇青岗坝村,雨后的村民文化广场一尘不染,但尽管如此,五保户老人唐玉兰还是忍不住拿起扫帚清扫。“习惯了,一天不清扫就觉得一件大事情还没做。”她说。
同时,陇南市积极开展以“新农村、新农民、新风尚、新形象”为主要内容的“四新竞赛”“六争六评”等各类群众性评选活动,并通过开展“文明户”“五好家庭”“好婆媳”等评选活动,移风易俗,倡导新风尚,培育新型农民,使新型的陇南农民不仅美在外表,更要美在内心。
四十年的风雨兼程,四十年的春华秋实,陇南广大农村实现了从贫穷落后到富裕美丽的蜕变。
美丽乡村,正开启万千气象。
如今,党的十九大吹响了新时代继续奋斗的号角,陇南更以昂扬的姿态、以追赶超越的勇气砥砺前行,续写改革开放新的篇章!
新闻推荐
□袁举忠金秋时节,我再一次拜访了对对山。对对山地处陇南市康县迷坝乡西南方向,海拔1700多米,山体由原告山和对咀山组成,两...
康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康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