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活化石”在山水间生生不息

甘肃经济日报 2018-09-11 17:29 大字

本报记者薛巍敏

大鲵,俗称娃娃鱼,世界最早的大鲵化石就出土于我国,距今约1.65亿年,而根据有关估算,大鲵最早出现的时期能延伸至3.5亿年前的恐龙活动时期,是名副其实的“游动的活化石”,也是国家二类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在甘肃省陇南地区,就存在这种生物界的活化石,而如何保护好野生大鲵的繁衍,更加科学充分利用大鲵价值,考验着当代人们的智慧。

在山间烟雾缭绕、泉水淙淙的陇南康县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赐予大鲵世世代代繁衍生息之地,然而,由于特殊的药用和经济价值,曾让这种生物在这片山水中濒临灭绝。

“上个世纪80年代康县野生大鲵的种群还保持在30万尾左右,可是在80年代后期,由于经济利益驱使,这里的大鲵一度遭到不法分子投毒、电击等方式疯狂猎捕,导致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到2009年自然保护区成立之前野生种群仅剩500余尾。”陇南市康县大鲵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江俊虎告诉记者,当时全国各地捕杀大鲵的人蜂拥而至,给这种古老生物的生存造成了毁灭性打击。

为了让这种珍贵的生物不在这片土地消失,2009年甘肃省成立康县大鲵省级自然保护区,积极开展野生大鲵保护救助工作。

“通过增殖放流,野生大鲵的种群已经由原来的500多尾恢复到现在的6000多尾,数量直线上升。”江俊虎介绍,从2010年开始,保护区管理局分别多次在梅园河、青河、三河、燕子河流域放流大鲵种苗,为保护康县野生大鲵种质资源、增加大鲵野生数量、扩大野生种群起到了积极作用。

为了保证野生大鲵的生存环境,目前康县甘肃省级大鲵保护区在梅园河的老江坝、三河的席坝、店子的老龙湾等地建立了6个监测站,水样监测及伴生生物观察显示,保护区3年内水质无明显变化,可达到直饮水标准,营造了适宜大鲵栖息繁殖的自然环境。

与此同时,为了充分利用大鲵的科研、药用等价值,陇南地区积极开展人工大鲵养殖工作,在保护野生种群的同时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通过大面积应用推广人工培育大鲵种苗、人工驯养繁殖等技术,康县指导发展了一批养殖大户,天之源大鲵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贾桂英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刚开始养殖大鲵也遇到很多难题,但县上会请专家来进行指导,现在经济效益越来越好,我们合作社参与人数已经从最初的十来人增加到现在的100名,其中19户贫困户通过养殖大鲵顺利脱贫。”贾桂英表示,目前合作社人工饲养大鲵约1万尾,人工繁育大鲵已经是他们村上重要的脱贫路子。

记者采访中发现,虽然目前大鲵养殖社会经济效益已初步显现,但由于很多人分不清野生大鲵和人工饲养大鲵的区别,担心购买会承担法律风险,这从一定程度影响到人工饲养大鲵的销量,加之大鲵生长周期较长,养殖成本较高,导致当地许多人工饲养大鲵合作社、企业销售额出现了停滞甚至倒退的情况。

“我们也在积极呼吁有关部门和媒体能帮助人们区别野生大鲵和人工饲养大鲵,让人工饲养大鲵市场健康规范发展。” 江俊虎认为,历史经验表明,由于大鲵特别的经济价值,人工饲养大鲵也是保护野生种群的重要手段,既满足了市场需求,也保证了养殖户的收入来源,还可以让野生大鲵在这片土地更好地繁育下去。

新闻推荐

【安全陇南】康县多举措加强汛期公路安全工作

康县讯近期,康县公路管理段采取多项措施加强汛期安全工作,确保辖管公路安全畅通。康县公路管理段根据辖区实际,科学制定汛...

康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康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