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图难于其易 为大于其细 甘肃陇南康县整治环境“拆危”攻坚纪实

陇南日报 2017-09-26 01:30 大字

◎杜宁生焦杨红《中国县域经济报》记者牛新建9月13日,伴随着挖掘机的轰鸣声,甘肃陇南康县城关镇香子坝村一座村办小学“高龄”危旧房应声倒下,一旁的施工人员正忙着人工拆除已经倒塌过半的矮墙。这是康县“拆危”环境整治工作的一个缩影。为了着力改善人居环境,夯实全域旅游发展基础,创建洁净美丽新康县,康县围绕全域美丽乡村建设、全域电子商务发展、全域无垃圾创建、全域旅游景区建设等四个全域工程,从城区到乡镇打响“拆危”环境整治攻坚战。康县城区、乡镇迅速行动,以实现全域无垃圾创建为核心,以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为抓手,从危旧房屋拆除入手,加强领导、统筹部署,结合优化农村土地开发利用布局、整治农村居住环境、改善农村经济发展环境、激发农村经济发展活力的定位,制定实施方案,对各乡镇辖区内所有存在危险房屋进行排查、鉴定和建档,对D级危房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拆除,城区、各乡镇乘势而上,加力加码,按照时间节点,稳步推进“拆危”环境整治工作,巩固和放大环境整治成效,确保群众的住房安全。该县城区、各乡镇干部通过一次次走村入户、一场场村民大会,对关系群众利益的问题认真梳理,对照政策,到户到人,细致工作,找到群众利益的最大公约数;通过微博、微信、电子滚动屏及宣传栏大力宣传,营造浓厚氛围,让群众做政策明白人,争取群众的最大支持。由县委宣传部、县电视台分组对拆危整治环境乡镇进行采访,集中宣传报道拆危工作进展。破旧才能立新,“拆危”环境整治活动是康县发展全域旅游道路上的延伸点,也是着力推进康县全域无垃圾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的突破点。康县城区、各乡镇以“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的精神,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责任到具体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工作合力,取得实效。该县寺台乡以全民行动、全员下沉、整治环境、提质升级的工作要求,建立了全乡全域无垃圾创建“1236”工作机制,即紧盯天蓝地绿水清,村美家洁院净这一目标,配强村级保洁队、镇区环卫队两支队伍,突出脏、乱、差三大整治工程,通过强化组织领导、完善长效机制、强化资金保障、公示“门前四包责任制”牌子、开展“爱家护卫”评比活动、靠实农户屋内院外保洁责任六项措施;城关镇创立了“党支部+全域环境无垃圾工程创建行动12248”工作机制,还变废为宝把群众门前的废品变成了实实在在夺人眼球的景观。“拆危”推进到哪里,督查就跟进到哪里。县、乡、村形成定期督查机制,采取专项督查、情况通报、重点约谈等形式,开展评比,有效传导压力,以督查找问题,以督查抓整改,以督查促成效。自8月下旬以来,康县全域环境无垃圾工程创建行动督查组以听取汇报、实地查看、座谈交流的方式,对全县21个乡镇全域环境无垃圾创建行动开展了专项督查,并于康县发布公众微信平台公布督查通报,推动康县全域无垃圾创建行动持续深入开展,有效促使全域美丽乡村建设,全域旅游发展提挡升级,为加快脱贫攻坚进程建成小康美丽康县再添动力。目前,康县已建成美丽乡村294个,农村4.71万户中有4.13万户全面改善了人居环境。通过“拆危”环境整治和持续的美丽乡村建设,康县力争在2019年实现350个村1640个自然村美丽乡村全覆盖。(原载2017年9月21日《中国县域经济报》)

新闻推荐

【绿色金融 绿色经济 典型案例选登】康县:绿色金融助推生态旅游特色产业发展

【摘要】近年来,康县抓住灾后重建的重大机遇,以“绿色金融”为载体,把生态旅游特色产业开发作为实施“特色立县”的战略重点。人行康县支行引导辖内金融机构通过开展绿色信贷产品与服务创新,积极构建...

康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康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