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康县朱家大院的“如烟往事”

陇南日报 2017-05-28 07:22 大字
门口的拴马桩 正门 正厅 院内景象 族谱 雕花栏板 院内石雕 以转角莲为图案的圆石鼓“门当” 雕花木桌文/本报记者石鼓张帆袁媛远罗艳肖红图/本报记者冉创昌悠悠古宅百年不朽看惯了白墙红瓦,见惯了高楼大厦,进入康县岸门口镇街道村朱家沟社,像是走进了遥远的古村落,土黄的墙壁是村落的外观,依山傍水是生活的姿态,尘世的纷扰在此刻烟消云散。一条清冽的小溪将康县朱家沟整个村庄拉长,鳞次栉比的民居坐落在溪流两岸。沿着小路走,来到百年朱家老宅前,迎面而来的历史气息,沉淀在雕花的木窗、略微发黑的阁楼、长着青苔的青石板中,虽老宅不语,然发古幽思却已涌上心头。据载,“朱家大院”始建于清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21年),距今已有近200年历史。朱家大院由朱氏家族朱登科的爷爷修建,在生产纸张和垄断纸张、食盐等市场以后,其子朱凤祥就把产业发展到汉中,在当时被称为康县四大家族之一。一根石质的拴马桩立在朱家大院门口,上面依稀可见“道光十九年立”字样,高高的台阶上一对以转角莲为图案的圆石鼓“门当”极为醒目。朱家大院是康县保留不多典型的四合院建筑,建筑类型丰富,宗族意识突出,耕读家风浓郁,坐东向西,房屋为两层土木结构,穿斗式转角楼,系一门三进四合院建筑。正房五间,面阔三间,正中一间有六扇两开木门,上方有透雕窗花,正中有“积善余庆”四个大字。是康县保留较完整的“转角楼”。至今,保存着传统农耕文化和朱氏家族传承,继承了乡村文化遗产。抚摸着一砖一瓦,沿着房屋两边的石条台阶而上,倒房三间一楼正中一间为大门过厅,门头有匾额“玉树生香”等字样,木雕窗花,栏板崇尚汉风,多用凤纹雕饰。坚守正义世代传承二百年来,幽雅的自然环境和崇文重教的习俗传统,使朱家大院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百年而下,才俊辈出。朱家大院不仅仅是朱氏家族朱登科一脉人居住的房屋,从建筑学的角度来看,采用四合院阁楼式木质建筑,是秦巴山区人文居住环境的精品建筑典范。据传,朱氏家族很有可能是朱元璋子孙汉中王的后裔,由于战乱,为躲避朝廷追杀,而隐居于山野之中,到康熙年间,大赦天下,朱氏家族的人才可以用其朱姓,随着社会发展,开始在这山沟里建起自己的利益集团,形成行业精英,然后在汉中置办产业,回归旧封地,却赶上了战乱和家族人丁单一,影响了发展。从经济学角度,它不仅仅是康县朱氏家族的居住房屋,更多地体现了当时岸门口作为西北最大的纸张交易市场的缩影,是陕甘川物资交流的集散地,在研究康县茶马古道史料中有更深远的意义,朱氏家族可以形成垄断行业,发行自己商铺内部交易银票,在整个陇南也不多见。在这座古色古香的宅院中,既出过两位清朝正五品“奉政大夫”,也潜伏过我党的地下工作者。古宅后人朱锦秀在民国初年是国民政府的参议,从小在汉中学习过新文化,思想开明,对其佃户,也不是很刻薄,经常扶贫救弱,在收成不好的年份和家里负担过重人家,免其粮租,在大荒年间,带领家人蒸馒头,熬稀粥在村口麻柳树下救济过往难民。后来朱锦秀迷恋医学,加上本有仁善之心,更受乡邻敬仰,康县解放后,政权移交,朱锦秀自愿把所有东西交给政府,人民政府通过走访民间,对其调查,无恶霸行为,反而施舍穷苦大众,于是定为开明地主成分,岸门口街面的商铺政府征用用作供销联社使用。从此,朱家大院从中线划分为二,屋内所有东西不能挪动,靠西头归朱锦秀家人使用,靠东侧划分给三户贫下中农。从此朱家大院,成了大杂院。

新闻推荐

坚守38年,只为山里娃的读书梦

1位老师,5名学生,这是甘肃省陇南市康县长坝学区高石教学点(原高石小学)的全体师生。校长兼教师李占荣,一年级学生田婷和付海霞,幼儿班小朋友张盈、田杰和张宝娟。李占荣从1979年3月至今,在这里任教近四...

康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康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