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绿水青山”到“流金淌银”——康县发展乡村旅游侧记
本报记者 白杨 通讯员 温正平
大众休闲旅游时代的到来,让陇南康县再次抓住了难得的机遇。
近年来,康县依托绿水青山,发挥美丽乡村建设集聚效应,培育生态旅游大市场,发展乡村旅游大产业,构建全域旅游大格局,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由此使生态旅游加速驶入了“快车道”。康县也先后获得“中国最美绿色生态旅游名县”、“中国最佳生态宜居旅游目的地”等荣誉称号。今年上半年,全县共接待游客65.2万人次,同比增长29.8%;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3904万元,同比增长14.2%,“绿水青山”真正在康县大地流淌成为“真金白银”。
美丽乡村增“颜值”
近年来,康县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全县350个村统一规划、整合资源,分年建设、整体推进,每年集中新建40多个村、完善提升20个村,并以景点要求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注重保护乡村风貌和乡音乡愁,不砍树、不埋泉、不挪石、不毁草,不搞大拆大建和重复雷同建设,加强古村、古街、古楼、古坊的保护,复原醋坊、酒坊、豆腐坊、水磨坊等民间手工作坊,目前已建成美丽乡村262个,占全县总村数的75%,为乡村旅游扶贫奠定了良好基础。
景点线面“珍珠”串
今年以来,康县借力全省乡村旅游***现场会和全省项目观摩,集省市县乡村五级资源建设长坝花桥乡村旅游培训示范基地,打造康县全域旅游新名片;加快阳坝旅游小城镇综合试点改革步伐,加强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北茶绿洲”、“茶博园”、国家级湿地公园建设、古街改造等工程,完善了阳坝核心景区和县城白云山省级森林公园服务功能;完善提升开发了大水沟美丽乡村感受型、凤凰谷生态农庄体验型、严家坝特色农业观光型、何家庄环保工业观光型等一批乡村旅游新景点,构建了全县生态旅游大景区。
同时,持之以恒加强三百里生态文化旅游风情线建设,建成了独具特色的亭、廊、小径、休闲健身广场等旅游重要节点28个,串联美丽乡村69个,形成康中田园观光游、康北历史文化游、康南生态风情游互融互通网络格局。
文化搭台解“乡愁”
近年来,康县根据不同的人文历史资源和民俗文化,建成乡村舞台317个、村级文化大院166处、村级文化小广场667个,建设村史馆、家史馆3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实现了全覆盖,村级组织活动室、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达到了行政村全覆盖,推动乡村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生态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赋予了美丽乡村“好气质”,使全域旅游因厚重的文化底蕴更加生动,民俗文化因全域旅游而传承光大。
与此同时,康县还建成了“智慧旅游”网上平台,向外展示、推介康县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组织开展旅游营销信息发布、旅游产品在线展示和预订、康县形象MV 宣传推广、康县文化旅游资源推介和康县特色农产品营销等宣传推广活动,以全省乡村旅游***现场会为契机,切实提高和增加了康县乡村旅游在国内大型网站、论坛、博客、客户端的点击率和曝光率,加速了旅游业由季节性向常态化转变,助推了乡村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新闻推荐
康县白杨乡王坪村村民从新修的便民桥上走过。康县山大沟深、河流众多,为解决群众过河难,近年来,该县投资3943万元,建成便民桥69座,惠及全县21个乡镇的13.8万群众。 本报记者 周者军...
康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康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