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香”的农村户口
“吃香”的农村户口
本报记者 周者军
通 讯 员 刘宏洲
“咱康县农村山清水秀,空气新鲜,还有鸟语相伴,加上各种惠农政策扶持,生活在农村,幸福感都超过了城里,咱的农村户口越来越吃香了。”说这话的是康县阳坝镇上坝村的妇女沈小芳。
沈小芳一家三口,她和儿子是农村户口,丈夫在阳坝镇政府上班,是城镇户口。按理说,儿子可以登记为城镇户口,但儿子出生后,沈小芳便给孩子登记了农村户口,为这事,丈夫还埋怨过她。可现在,丈夫倒夸她有眼光。
康县三河坝乡垭合村村民韩凤勇算了一笔账:“现在农村小孩在本地读书,学杂费全免,看病报销比例逐年提高,每户平均还有1000多元的种粮补贴,60岁以后还能领养老金,购买旋耕机和电视机、洗衣机,政府还贴钱……城里人哪有这样的好事?”
当个城里人,曾经是不少农村人的渴望和期盼。然而,随着城乡统筹发展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曾让万千农民梦寐以求的“农转非”,如今不再吃香,不少地方还出现了原有城市户籍人口希望换成农村户籍的现象。
康县农办主任侯玉林认为,农村户口越来越吃香,很大程度上说明康县农村的良性发展。对于农民来说,最实惠的是农村利好政策的叠加。上学免费、看病报销、考试加分、种粮补贴、养老保险、农机家电补贴等,都为农村户口增加了“含金量”。好政策加上好收成,让更多的农民重新回归土地。同样一片土地,过去,要上交“三提五统”、各种税费;现在,空前的惠农政策让农民日子越过越红火。
曾几何时,通过考大学将农村户口变成城镇户口,是许多农村学子的梦想。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考大学只为“跳农门”的时代已渐行渐远。记者在康县公安局户政大厅了解到,过去大中专学校开学时,是户籍民警最忙的时候,现如今却和平常一样,不少大学生入学时不转户口了。
一位户籍民警介绍,上个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按政策农转非的居民,可以享受副食品补助,在招工、子女上学方面也能获得一些便利。自2001年国家取消城镇居民口粮凭证定量供应制度后,“农转非”的人数就逐年下降。相反,由于农村优惠政策越来越多,农村户口附带着很多无形价值,农村户口的入口把关比以往更严,也就是说,“非转农”反倒比“农转非”难了。
新闻推荐
康县人工栽培羊肚菌获得成功日前,康县食用菌中心成功攻克羊肚菌人工驯化从菌种到栽培、海拔、气温、土质等一系列关键技术,人工种植羊肚菌获得成功。从实验情况看,人工种植羊肚菌亩产鲜菌150公斤以...
康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康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