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县 美丽乡村的自然法则本报记者周者军 通讯员刘宏洲
康县 美丽乡村的自然法则
两年前,康县作出“建设陇上最美乡村”的决策;两年后,行走在康县山区,干净整洁的乡村道路通到村民家门口,清澈溪水倒映着白墙黑瓦,公园式的活动广场上树木花草相互映衬……诸多元素和谐相融的生态文明新农村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178个小山村成为大山里别样的风景。
康县在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中,以大绿野趣、生态自然为理念,提出了“不砍一棵树,不埋一眼泉,不毁一株草,不挪一颗石”的建设原则,充分体现人文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理念,构建出了动静相融、高低结合、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新农村景象。
在康县农村,休闲广场随处可见,部分生态文明新农村里的广场多达5个以上。但是,细心观察,这些广场特色各异,命名也别具一格,如长坝镇花桥村的菩提广场、碾坝乡玄麻湾的核桃广场、白杨乡枫岭村的桂花广场、岸门口镇严家坝村的银杏广场等。
在严家坝村一棵千年银杏旁,康县岸门口镇党委书记李江涛说,严家坝村银杏广场有银杏、麻柳、核桃等古树47株,广场初建时,把古树留了下来,还对古树进行了挂牌管理,没想到古树成了这里最大的风景,外地游客对此赞不绝口。
不毁一棵树,就是要将山村的资源禀赋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
康县山高水多,随处可见喷涌的清泉和汩汩流淌的溪水。然而康县许多溪水两岸曾经却是村民们的垃圾场,夏天蚊蝇乱飞,冬天垃圾飘满水面。
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开始后,白杨乡在集中整治河道乱倒垃圾的同时,围绕沿村小溪,打造出了别具一格的水景。台阶水面、亭台楼阁、小桥流水,把一条“烂河坝”变成了水公园。碾坝乡巧做水文章,不但让流水成为一景,更是在广场中央建起了垂钓园,吸引游人驻足。
不埋一眼泉,让水更净、天更蓝、草更绿、人更文明了。
走进迷坝乡腰镡村,虽是冬季,各种不知名的树木花草依然装点着休闲广场的边边角角,棕榈、竹子绿意葱茏、充满生机。在这个小村里,既有北方的萧瑟,又有南国的绿意。
迷坝乡党委书记李云慧说,迷坝乡针对境内植物种类多的特点,就地取材,在不毁坏原有一草一木的基础上,栽植了具有当地特色的椿树、香樟、冬青等树木,移栽了兰草、刺玫等花草,达到了四季长绿、月月开花的效果。
不毁一株草,已成为康县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的又一经验。
在康县178个依山傍水、风格各异的生态文明新农村村口,都有一块刻有村名的石头。这些石头均为原石稍加打磨刻字而成,成为独特一景。
走进长坝镇花桥村,一眼就能看到休闲广场的与众不同,广场上巨石或立或卧,颇具特色。长坝镇党委书记黄康斌说,当初建设新农村时,这一堆巨石无法搬走,镇上只好在石头的空隙里铺了几条小道,种上了花草树木。没想到,建成后却美观大方,独具创意。
不挪一颗石,石头在康县已经不再是挡道之物,倒成了一道景观。
新闻推荐
人勤春早农家忙瑞雪兆丰年,人勤春来早。近日,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给陇南山川披上了银装,山乡群众抓住有利时机,修枝整地、铺膜播种。2月9日,武都区石门乡上白杨坝村村民雷军林和妻子、儿子一大早便赶到...
康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康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