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厕所彰显大文明 徽县推进“厕所革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纪实
本报记者 白杨
通讯员李文翠
“花园草坪美如画、自来泉水逐户通。村巷硬化千家赞,路灯高悬万户明。拆危治乱通大道,行人行车乐融融。环境治理面貌变,人寿年丰颂党恩。”这是徽县榆树乡剡坝村老党员剡俊星对乡村环境变化的真切感受,也是全县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乡村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徽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的基础上,紧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以建设美丽宜居新农村为目标,全面打响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及“厕所革命”攻坚战。
统筹谋划绘蓝图
徽县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提升对外形象,提高群众幸福指数的“重头戏”,按照中央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的基本要求,创新提出了“把农村当城市建,把农民当市民管,把公路当公园修,把产业基地当旅游景点来打造”的农村一体化提升发展思路,统筹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全域无垃圾创建,率先启动实施“一拆二改三清四化”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行动,着力创建生态宜居、村容整洁、环境优美、幸福和谐的美丽新农村。
在全县15个乡镇确定了19个县级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每个乡镇自主确定了2—3个镇级示范村,全县创建70个“清洁村庄”,示范带动、扩点成面、辐射全域。坚持从资金投入保障破题,创新实施“五个一点”(县财政拨一点、乡镇配一点、社会帮一点、村社担一点、群众筹一点)的多元保障机制,县财政累计投入1.1亿元,集中实施厕所革命、垃圾治理、污水治理、道路硬化、村庄风貌等人居环境整治项目。
同时,调动镇村干部、驻村帮扶工作队、社会帮扶力量共同发力帮建援建,教育引导群众转变思想、投工投劳、主动参与。干群合力、苦干实干的务实作风为高质量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按下“快进键”。
综合施策强基础
小厕所折射大文明,反映大民生。徽县把群众认同、群众参与、群众满意作为“厕所革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建设无公害化卫生厕所为重点,“宜水则水、宜旱则旱”,因地制宜,科学指导群众建厕改厕。在建设中遵循“四统一四自主”的原则,坚持统一补助政策,群众自主决定改厕模式;统一改厕标准,群众自主选择施工方式;统一采购设备,群众自主选择材料品牌;政府统一验收、乡镇自主指导培训。县财政列资1780.8万元,按照新建户补贴2400元,改建户补贴1200元的标准予以扶持,进一步调动群众的参与热情和建设积极性。同时,徽县将拆危治乱、垃圾治理、污水处理等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协同推进,综合施策、系统整治。
截至目前,全县已新建或改建卫生厕所4960座,完成建设总任务的62%。其中,水冲式卫生厕所1661座、三格式等无害化卫生厕所2391座、卫生旱厕908座、公共厕所150座,国家财政投资的100座村级公厕也正在加紧建设。累计拆除危房3.1万间56.5万平方米,拆除残垣断壁1.54万米,拆除废弃圈舍3万平方米,复垦面积达312亩。
振兴发展后劲足
影响农村发展的厕所、危房、垃圾、污水等问题逐一解决,曾经“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家里现代化、屋外脏乱差”的面貌彻底改善,人居环境大幅提升,乡村发展的基础不断夯实。告别了落后的过去,村民们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审视青山绿水、美丽家园赋予他们的独特意义。
大河店镇三泉村依托良好的村庄环境,启动田园综合体建设,挖掘青泥蜀道、宋家大院、人民公社旧址、三眼神泉等特色景点,配套花海、喊泉、萌宠乐园、水上游乐等旅游项目,串珠成线、处处皆景,游客络绎不绝。当地群众吃上生态饭、发了旅游财、走上了致富路。
徽县多措并举为美丽乡村注入文化基因,挖掘再现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农耕文化,培养壮大乡贤人才队伍,鼓励创作传统文化作品,绘制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文化墙,广泛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举办“好媳妇、好婆婆”“产业带头人”等主题评选活动……形成了良好的乡风民风和健康文明生活习惯,进一步激活了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内生动力。
新村林立、道路通达,家家繁花掩映,处处产业兴旺,景农一体、产村相融的徽县农村犹如一幅天蓝、水清、树绿、地净的美丽画卷,释放出蓬勃发展的无限活力。金徽儿女以更加饱满的精神,更加务实的劲头,聚力书写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幸福答卷!
新闻推荐
【脱贫攻坚奔小康】 “变”出来的好日子 徽县永宁镇推进“三变”改革促进产业扶贫工作纪实
以天顺、绿风苗木公司为代表的镇内企业、合作社为群众三年累计分红1382.7万元,仅2019年上半年分红金额就达306.3万元……...
徽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徽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