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泉村的美丽蜕变

陇南日报 2019-08-12 00:49 大字

本报记者王坤李董

三泉村,位于徽县大河店镇东北部,坐落于青泥岭脚下,村内因有“三眼泉”而得名。三泉村山明水秀,人文历史悠久,但地处远山,交通不便,全村产业发展单一,曾经的三泉村被深深烙上了“贫困”的印记。2013年该村被列为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84户339人,贫困发生率39.8%。

近年来,三泉村狠抓基础设施建设,硬化全村7个社通社道路10.9公里;对73户贫困户实施了危房改造;对110多户住房实施了风貌改造;实施了人畜饮水、电网改造、宽带覆盖等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文化广场、停车场等配套设施。

同时,三泉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2017年引入龙头企业甘肃绿苑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按照“一寺”(龙泉寺),“二廊”(农耕文化长廊、非物质文化遗产长廊),“三泉”(青龙泉、白马泉、葫芦泉),“十区”(蔬菜种植、瓜果采摘、农耕体验、花卉生产观光、垂钓、野营烧烤、自助柴火灶、童年记趣儿童游乐场、激情嬉水乐园、萌宠乐园)规划,创建了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观光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附近许多群众在园内长期务工,日工资80至100元不等,按月发放。同时,我们也鼓励村民开办农家乐。”绿苑园林公司董事长郭向奎说,“‘山水田园、花映三泉’田园综合体项目目前建设的核心区域300余亩,带动就业60多人,群众土地流转收入16.8万元,务工收入50多万元。”

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三泉村还按照“村集体控股、群众入股、贫困户配股”的发展思路,建成青泥岭高山黄牛养殖基地。目前,养殖基地养殖黄牛80多头,带领全村养殖黄牛600多头,村民入股25.6万元,为84户建档立卡户配股64.4万元,村集体持股47.1万元。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三泉村建成了位于宋坝社的青泥古道文化展览馆,修复了三泉村人民公社旧址。截至目前,三泉村累计脱贫人口82户333人,剩余贫困人口2户6人,贫困发生率0.7%。

“环境好了,乡村美了,旅游的人多了,村民的收入也大大提高,连续两年举办的‘花映三泉·古韵青泥’乡村文化旅游节,吸引了县内及周边游客12万余人次。”三泉村村支书杨永忠说。

新闻推荐

中央环保督察组交办陇南市的第十六批问题办理情况

本报讯(记者张霞)接到中央环保督察组交办陇南市的第十六批生态环境信访问题举报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当日即转交徽县、康...

徽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徽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