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送花香入酒香

甘肃日报 2019-05-09 04:00 大字

景区全景

生态园一角

酿酒车间

养酒馆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党慧 闵媛

在你的印象中,一个工业厂区应该是什么样子呢?高耸的厂房?嘈杂的机器声?还是杂乱的车间……

然而,当你走进这里,你固有的印象就会被彻底颠覆,不禁会发出“这还是工厂吗”的疑问。

暮春,记者带着疑问和好奇,驱车前往位于徽县伏家镇的金徽国家4A级生态文化旅游景区。

群山环抱、林木苍郁的徽县有着西北“江南之地”的美称,金徽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就像一处世外桃源隐匿其中。

作为国内建厂最早的中华老字号白酒酿造企业之一,这里已经变成全国独一无二的集历史文化景观和生态景观为一体的花园式生态酿酒园,被评定为“国家4A级生态文化旅游景区”“全省工业旅游示范企业”。这里已不仅仅是一座工厂,更是一座园林式生态酿酒园。

生态酿酒园占地面积2000多亩,分为管理区、生产区、生活区,其中生态文化旅游景区包括樱花路、酒文化展馆、生态文化广场、养酒馆、海眼神泉、飞天广场、古井广场等。据了解,仅每年4月举办的樱花节,接待国内外游客就达20余万人。

未到景区,便有一阵阵花香酒香。当走进厂区大门时,满眼碧绿的草地,朵朵的樱花缤纷盛开,喷泉的水雾把酒坛雕塑笼罩其中,花香、酒香还有积淀深厚的酒文化让人如醉如痴。

舍车步行,记者前往早已名声在外的樱花大道。朵朵粉嫩樱花欢快地展露枝头,唯美中透着轻灵,在阳光的照耀下尽情地展露自己的美好。白色如雪的樱花纯洁高尚、粉色梦幻的樱花惹人沉迷、罕见绿色的樱花清新淡雅,一朵朵,一串串,一簇簇的樱花,拥挤着、躲藏着、展示着……

这里是不可多得的优质樱花适生区,远远望去,满树樱花的盛开蔚为壮观。正值樱花节期间,加上天气晴好,使得前来赏樱花的游客络绎不绝,热闹非凡。游客纷纷驻足拍照留念,他们用镜头来记录和分享这里的自然之美。

继续前行,一个巨型盛世酒坛跃入眼帘,阵阵微风包裹着水汽温柔地洒在身上,这里便是金徽生态文化广场。由古鼎叠水景观区、徽酒盛世坛景观区以及文化墙景观区三部分组成,以“金徽”中的“金”字造型设计,占地近200亩。平坦宽敞的地面上不时传来孩子们在喷泉水景玩耍嬉戏的欢笑声。

来到文化墙,游人在舒适、惬意的休闲浏览中感受到了金徽浓浓的企业文化,背山面水的镂空设计使广场形成连贯多样、变化丰富的自然生态区,放眼望去,满目碧绿,心旷神怡。

这里最直观的感觉是“大”,最常用的词是“震撼”。“这里‘四季都有景,处处不同天’,即便是花一天的时间游览整个景区,也只能是走马观花。”景区讲解员赵军说道。

边走边看,处处是景让人目不暇接,若不是飘来的阵阵酒香,参观者们一定已经忘记,自己已置身于一片酿酒园之中。

如果想了解更多金徽酒的文化,养酒馆和酒文化博物馆会是更好的选择。“金徽酒源自西汉,盛于唐宋,明清时期这里就是闻名遐迩的‘西部酒乡’。悠久的酿酒史,历经岁月沧桑,留下了众多酒文化遗址。现在看到的就是金徽全新打造的养酒馆。”赵军介绍道。

养酒馆共地上三层地下一层,藏酒面积3万平方米。养酒馆室内以青灰色调为主,淡雅古朴。一楼,酒坛造型的喷泉水池别具一格。二楼,墙面上画有古代酿酒、造酒、饮酒、运输酒的大型壁画,大厅中还摆放有长方形的酒桌,还原了古代酒坊的样子,让人有穿越千年回到古代的感觉。来到三楼,存放有2000多个硕大酒坛的藏酒区一下闯入眼帘。高1.5米、直径1米、容积量达1吨的酒坛,整齐有序地摆放成数排,令人大为震撼。

“美酒,是一种艺术作品,其以水的外形,火的性格的独特魅力,渗透在社会、人类文化的各个方面……”简短的前言中透露着金徽酒文化的历史底蕴。

与养酒馆不同,酒文化展览馆则多了一些历史的厚重感。这是西北最大规模的民营酒文化展览馆,馆内收藏的物品丰富多样。走进展馆,浓郁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诸多展现金徽酒发展历史的实物与雕塑逐一呈现:有反映金徽酒酿造、买卖、饮酒、运输全过程的壁画,有出土的酒具器皿,有运输金徽酒的收据、税票、号旗等等,内容丰富,游客身处其中,不仅大开眼界,对酒文化也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

亲历酿酒过程是一件非常有吸引力的事情。记者带着好奇心来到了一线车间,参观酿酒流程。

一进车间,不断蒸腾的热气扑面而来,空气中弥漫着扑鼻的酒曲味。宽敞明亮的酿造车间,现代化的酿酒设备从地面到空间整齐排列,各种生产器具排列整齐,生产场地干净卫生,开放式的酿酒生产流程一目了然。

在科技设备的帮助下,现在的酿酒效率也大大提高。工作人员旁边的是甑锅,(甑原本是古时一种带有箅子用来蒸食物的器皿,呈圆筒形、上口略大于下口,似锅像桶又称甑锅、甑桶。多用细密无气味的木材制作,现在酒行业多为水泥或金属材料制成,是蒸粮和蒸酒的主要设备。)紧挨着甑锅的是酒发酵的窖池,已经在窖池里发酵好的酒醅被运送至甑锅旁,由酿酒师一锨一锨均匀地装进大甑锅里。装甑不仅是一项体力活,更是一项技术活。装甑水平的高低,能直接影响出酒的多少以及酒的质量。装甑结束后,工作人员会将盖子盖上,经过高温蒸馏提纯之后,进入冷却器,变成液体原酒缓缓流出。这个过程,把粒粒谷物变成了滴滴醇香,其中的化学变化似沧海桑田,带给人无限的感慨。

“与传统旅游相比,工业旅游有着不一样的内容,与参观游学有相似之处。怎样把粮食酿造成白酒,如何勾兑,要经过哪几道程序……工业旅游就是让看山水的眼睛,用来观察现代化的工业设备和生产线,是另一种科普。这是与传统旅游模式最大的区别。”赵军自豪地介绍道。

目睹了粮食变成白酒的过程,闻着粮食的清香和美酒的醇香,热情的工作人员递上一杯刚酿造的70度原浆酒,强烈的辛辣味之后是悠然绵长的酒香,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旧厂区对很多人来说,还留存有难忘的回忆。在新修建的酿酒区的大道外,将成为一处遗址,木制甑桶、地火蒸烧、木锨扬渣——这些老式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被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作为历史的一段,供人们参观和怀念。

金徽生态文化旅游景区不仅仅是一个旅游之地,也不仅仅是一个酿酒基地,而是一个花香伴着酒香的美丽花园,浓缩了酿酒工业变迁,是陇南的一张飘香名片。

全国各地的游客来此,既是工业之行,也是生态之游,更是文化之旅。在这里享受畅快的“有氧呼吸”,让身心来一场愉悦的旅行和心灵的放假。

(本文摄影: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党慧 闵媛)

新闻推荐

小苗木带活大思维 徽县大力发展苗木产业带活“三变”改革见闻

本报记者白杨通讯员何方深春五月,绿树成荫,芳草如茵,走进徽县高桥镇、榆树乡的沟沟峁峁,广袤田野,随处可以看到田地里村...

徽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徽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